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疾控:確診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僅7.7%患者需醫療干預

兩岸

中疾控:確診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僅7.7%患者需醫療干預
兩岸

中疾控:確診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僅7.7%患者需醫療干預

2023年05月06日 15:00 最後更新:18:24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DC weekly)發布《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國廣東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結果顯示,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6個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明顯增加,94.2%再感染病例有症狀,但只有7.7%的病例需醫療干預,沒發現危重病例。

研究顯示Alpha或Delta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35.2%。美聯社

研究顯示Alpha或Delta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35.2%。美聯社

去年底至今年1月廣東省出現再感染情況

更多相片
研究顯示Alpha或Delta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35.2%。美聯社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DC weekly)發布《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國廣東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結果顯示,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6個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明顯增加,94.2%再感染病例有症狀,但只有7.7%的病例需醫療干預,沒發現危重病例。

Omicron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去年底至今年1月廣東省出現再感染情況

研究指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

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新華社資料相

此外,至少在未來3個月內,Omicron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儘管如此,對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需保持監測,進行基於人群的常規抗體水平調查仍然至關重要。

研究指首次感染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還發布了另一個研究指,在大多數國家,由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引起的第二波疫情,出現在第一波疫情發生後的5至7個月內,第二波疫情的規模明顯低於第一波疫情。在151個北半球國家中,有107個國家發生第二波新冠感染的高峰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8月30日,這表明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研究顯示,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廣東省出現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情況。該研究調查了廣東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關因素。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去年12月開始的第一波廣泛社區傳播中發現的。該研究估計,原始毒株原發感染的再感染率為50.0%;Alpha或Delta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35.2%;Omicron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18.4%;Omicron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到6個月內的再次感染髮生率為4%。

Omicron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Omicron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

研究結果顯示,Omicron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至6個月內再次感染的風險較低。在首次感染Omicron變異株6個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明顯增加。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然而,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無論病毒變異或上次感染後經過的時間如何,既往感染所賦予的保護可能有助於降低再次感染後重症的發生率。研究團隊發現,醫護人員的再次感染髮生率高於其他人群。

研究指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研究指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此外,至少在未來3個月內,Omicron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儘管如此,對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需保持監測,進行基於人群的常規抗體水平調查仍然至關重要。

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新華社資料相

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新華社資料相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還發布了另一個研究指,在大多數國家,由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引起的第二波疫情,出現在第一波疫情發生後的5至7個月內,第二波疫情的規模明顯低於第一波疫情。在151個北半球國家中,有107個國家發生第二波新冠感染的高峰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8月30日,這表明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研究指首次感染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研究指首次感染Omicron半年後再染疫機率增。

往下看更多文章

海關總署8月21日起暫停台灣芒果輸入大陸

2023年08月21日 15:05 最後更新:19:04

國台辦宣布,海關總署即日起暫停台灣芒果輸入大陸。

朱鳳蓮。資料圖片

朱鳳蓮。資料圖片

國台辦宣布,因台灣地區輸入的芒果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海關總署即日起暫停有關產品輸入。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8月21日表示,該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大陸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芒果示意圖。Unsplash圖片

芒果示意圖。Unsplash圖片

海關總署同日發布通知,近期海關從台灣地區輸入大陸的芒果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依據大陛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決定自2023年8月21日起暫停台灣地區芒果輸入大陸。

芒果示意圖。Unsplash圖片

芒果示意圖。Unsplash圖片

海關總署已通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台灣方面通報,要求台灣方面進一步完善檢疫。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