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騙徒偽造警方「防騙視伏App」 假扮助追5000萬「騙金」呃走資料

社會事

騙徒偽造警方「防騙視伏App」 假扮助追5000萬「騙金」呃走資料
社會事

騙徒偽造警方「防騙視伏App」 假扮助追5000萬「騙金」呃走資料

2023年05月21日 20:42 最後更新:00:00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警方21日在防騙FB專頁「守網者」提到,近日有騙徒發放釣魚SMS,聲稱已追回「騙金」5000多萬元,誘騙收訊人點擊連結進入釣魚網站,下載僞造的「防騙視伏App」,騙走收訊人的手機號碼及密碼。

警方呼籲市民在官方應用程式市場下載。警方守網者FB

警方呼籲市民在官方應用程式市場下載。警方守網者FB

警方強調,「防騙視伏App」絕對不會獲取用戶的個人資料,亦不設登入功能。騙徒取得用戶輸入的手機號碼和密碼後,由於不少市民都是「一個密碼走天涯」,騙徒極可能會嘗試登入其他網上平台,並作不法活動。

警方又指出,「防騙視伏器」沒有獨立網址,市民只要進入守網者網站(cyberdefender.hk)首頁,即可免費使用「防騙視伏器」;或在官方應用程式市場輸入「防騙視伏App」或「Scameter+」下載程式。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警方又提到,「防騙視伏器」至今已累積逾82萬次搜尋,而手機版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亦有超過12萬次下載。

有騙徒假扮「防騙視伏App」,騙走收訊人的手機號碼及密碼。警方守網者FB

有騙徒假扮「防騙視伏App」,騙走收訊人的手機號碼及密碼。警方守網者FB

往下看更多文章

警方聯同內地執法機關搗跨境集團 涉盜用戶口資料偽造假證拘14人

2023年09月21日 08:38 最後更新:10:05

警方同內地執法人員在9月18日至20日,在全港多區拘捕2名本地男童及8名本地男子,涉嫌「偽造文書」等罪。

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聯同內地執法人員根據線報及經深入調查後,今年七月至九月展開代號「紫濤」(PURPLEWAVE)的拘捕行動,並在9月18日至20日在全港多區拘捕2名本地男童及8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15至50歲,涉嫌「偽造文書」、「串謀偽造文書」及「詐騙」。所有被捕人現正被扣留調查。內地執法人員亦在深圳及湖南拘捕懷疑與案有關的3名男子及1名女子,並於深圳搗破一個假證製造工場。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調查顯示,該跨境集團在網上社交平台發放廣告,聲稱付費以獲得已認證的電話卡及訂製的證件或文件,吸引不法分子購買後作非法用途。該集團涉嫌使用傀儡戶口資料或直接盜用戶口資料在內地偽造假證件或假文件,再售予不法分子。集團主腦其後會使用其電信服務公司職員的身分,為不法分子作電話卡實名認證或登記手機月費計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行動中,人員檢獲一批電話卡及假證件。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警方呼籲市民要小心保管個人資料,以免墮入騙徒陷阱,並切勿以身試法。警方有以下呼籲:

切勿隨意洩露個人資料予第三者,特別是當遇到有人要求索閱個人資料或身份證時,更要格外小心;

參與任何活動而又被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時,應了解清楚對方收集自己個人資料的目的和必要性,避免對方使用自己資料作不法用途;

根據《刑事罪行條例》,製造或使用虛假文書屬非常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

使用虛假文書以圖詐騙,有可能觸犯《盜竊罪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