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生活事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生活事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2023年06月01日 07:00 最後更新:17:07

木耳若浸泡太久,吃後可能中毒喪命?

杭州一名57歲婦人早前進食涼拌木耳後,先出現嘔吐、腹部等食物中毒症狀,其後更一度陷入休克狀態險死。有專家指,如果木耳浸泡超過1個時間,可能會滋生細菌或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嚴重可致命。

更多相片
資料圖片

木耳若浸泡太久,吃後可能中毒喪命?

Getty示意圖

綜合內媒報道,該名婦人早前用水浸泡黑木耳後,放在雪櫃內冷藏保存,兩日後才取出木耳涼拌食用。惟進食1小時後,她出現噁心、嘔吐、腹部劇烈脹痛等症狀,入院求醫後情況稍有紓緩。

Getty示意圖

食安中心指,處理木耳等食用菇菌時,應特別留意浸泡過程,選購及浸泡木耳建議如下:

示意圖。設計圖片

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資料圖片

預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潛伏期/治理方法/預防方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綜合內媒報道,該名婦人早前用水浸泡黑木耳後,放在雪櫃內冷藏保存,兩日後才取出木耳涼拌食用。惟進食1小時後,她出現噁心、嘔吐、腹部劇烈脹痛等症狀,入院求醫後情況稍有紓緩。

同日晚上,她卻突然情況惡化,開始上吐下瀉及發高燒,翌日早上因精神恍惚被家人送院。到達醫院後,她四肢發冷,一度休克。醫生表示她身體發炎指數仍持續飆高,且出現心肌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惡化等情況,甚至要洗腎,幸而經搶救後救回一命。

對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深切治療部主任方堃醫生表示,該婦人因進食木耳導致中毒。當木耳經過長時間浸泡,可能會滋生名為「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細菌。此細菌會產生「米酵菌酸」,只需進食1至1.5毫克就有致命風險。米酵菌酸毒素耐高溫,即使用高溫烹飪也無法去除。

選購及食用木耳6大貼士 浸超過1個時間恐中毒致命

本港食安中心亦曾提醒市民,黑木耳這類菇菌類若放於室溫長時間浸泡,就有機會滋生細菌並釋出有毒的米酵菌酸,吃了可致食物中毒。米酵菌酸不單耐熱,而且沖洗不走。米酵菌酸中毒可能會出現肚痛同嘔吐等病徵,若情況嚴重可致肝功能異常及死亡。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食安中心指,處理木耳等食用菇菌時,應特別留意浸泡過程,選購及浸泡木耳建議如下:

食安中心教選購及食用木耳6大安全貼士:

1.向可靠店鋪購買食用菇菌,不要自行採食野生菇類

2.選購菇菌時,勿挑選沾有栽培物料或有變壞跡象的食物,例如帶有色斑點、發出異味、帶有黏液等

3.浸泡和烹調木耳等食用菇菌前,要先徹底清洗表面,再放在乾淨容器內用水浸泡,每次不應浸太多或太久;如果在室溫下浸泡,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否則應放入雪櫃進行浸泡

4.浸泡後如果發現菇菌有異樣、產生黏液或者有異味就要棄掉

5.處理食物的範圍、設備、工具和接觸食物的表面必須經常保持清潔

6.浸泡後菇菌要盡快烹煮,菇菌類要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隔夜菜不可放雪櫃超過3日?剛烹調的食物吃不完,要放涼才好放進雪櫃?台灣營養師張瑄筠曾發文教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1:用餐前裝入飯盒

應該在用餐前就將飯菜裝入飯盒,如果餐後才把剩菜裝起,就可能把沾到口水的菜肴裝入,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2:1小時內放入雪櫃冷藏

夏天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如果食物在1小時內未吃完,就應該放入雪櫃冷藏,而剛剛烹調過的食物只要降溫至不燙手亦可以放入雪櫃。

細菌的滋生速度與溫度和時間有關,而7℃至60℃則最適合細菌快速繁殖,因此盡快令食物降溫至7℃以下,就能抑制細菌生長。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3:保存時間不超過3日

烹調過的食物最多只能冷藏1至2日,不應存放超過3日。因為雪櫃只能抑制細菌生長,無法消滅細菌。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4:用不鏽鋼或玻璃飯盒

保存食物的飯盒也要保持衛生,建議使用不鏽鋼或玻璃質地的飯盒。如果使用塑膠飯盒,一旦出現刮痕就可能暗藏細菌,污染食物。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5:不應存放海鮮

海鮮類食物,尤其是富含組織胺的魚類例如吞拿魚、鯖魚、鰹魚等,如果隔日進食可能會導致食物敏感,所以不宜放至隔日進食。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6:翻熱溫度應高於70℃

翻熱隔夜飯菜時,溫度必須達到70℃以上,才可消滅大部分病菌。如果使用微波爐則可分段加熱,中途翻攪食物令受熱程度均勻。無論使用任何方法,都不應反覆加熱食物。

不應將隔夜食物放在鍋中保溫,因為保溫狀態下溫度一般低於60℃,有如培養細菌,容易污染食物。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預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潛伏期/治理方法/預防方法

食安中心指,因為沒有經過熱處理或熱處理不足、未能消滅當中可致病的微生物,生冷食物亦有會感染寄生蟲,一些寄生蟲可引致輕度至中度的腸胃症狀,嚴重的話更會引發食物中毒風險。

根據衛生署資料,食物中毒的傳播途徑及潛伏期,治理及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如下:

食物中毒傳播途徑

食物中毒是由於食用含有致病媒介或受致病媒介污染的食物而引致的。

食物中毒潜伏期

潛伏期由數小時至數日不等,视乎致病媒介而定。

食物中毒治理方法

如出現食物中毒的病徵,須立即求診,並應補充水分。患病的食物處理人員應暂停工作,直至復原。

预防食物中毒方法

實踐食物安全可预防食物中毒。「食物安全五要點」是五個簡單而有效的要點,讓大家遵從,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1.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

2.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3.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

4.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

5.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温度)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同場加映】食物中毒症狀

嘔吐

腹瀉

腹痛

發燒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例如:

脫水

敗血病

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往下看更多文章

5旬婦患子宮肌瘤10年未治療 醫生手術取109粒重4斤

2023年09月24日 07:00 最後更新:16:31

陝西西安50歲的張女士10年前體檢發現子宮肌瘤,而體態逐漸變圓潤,但她自認上年紀發福,並未重視治療。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近2年,張女士漸漸出現尿頻、月經量增多、頭暈乏力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隆起的腹部是一個4斤多重的子宮肌瘤,如孕6個月胎兒般大小。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經過4小時的手術,醫生成功取出肌瘤組織,粗略估計子宮肌瘤共109個。目前張女士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