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保護兒童會為童樂居酒設培訓 員工一旦發現幼童有傷痕須通報

社會事

保護兒童會為童樂居酒設培訓 員工一旦發現幼童有傷痕須通報
社會事

社會事

保護兒童會為童樂居酒設培訓 員工一旦發現幼童有傷痕須通報

2023年05月26日 09:19 最後更新:09:33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童樂居前年爆出虐兒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保護兒童會今年1月成立守護兒童學院(HKSPC),為員工及業界提供培訓,包括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嬰幼兒教顧等8個範疇,初期專為培訓童樂居及該會不同單位員工,未來兩年分階段擴展至為業界、家長以至照顧者。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學院今年培訓重心圍繞8個範疇,共105個課程,包括法規及標準要求、嬰幼兒教顧、嬰幼兒發展、對嬰幼兒的及早介入和支援、家長或家庭的參與及支援、管理及領導力、其他勝任能力或跨職能能力,以及員工個人成長及關愛自己。當中「法規及標準要求」與「對嬰幼兒的及早介入和支援」兩個範疇的培訓機會均高於兩成。

更多相片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童樂居前年爆出虐兒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保護兒童會今年1月成立守護兒童學院(HKSPC),為員工及業界提供培訓,包括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嬰幼兒教顧等8個範疇,初期專為培訓童樂居及該會不同單位員工,未來兩年分階段擴展至為業界、家長以至照顧者。

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

學院今年培訓重心圍繞8個範疇,共105個課程,包括法規及標準要求、嬰幼兒教顧、嬰幼兒發展、對嬰幼兒的及早介入和支援、家長或家庭的參與及支援、管理及領導力、其他勝任能力或跨職能能力,以及員工個人成長及關愛自己。當中「法規及標準要求」與「對嬰幼兒的及早介入和支援」兩個範疇的培訓機會均高於兩成。

守護兒童學院為員工及業界提供培訓,包括嬰幼兒教顧範疇。

學院院長宗銳明表示,每名員工均需接受不同時數的培訓,標準則按員工職級而定,要求管理層或需面對幼童的前線照顧員工,在首年接受不少於10小時的培訓;職工則要求5小時培訓,包括司機、清潔工等。學院今年1月成立至今,已為兒童會員工提供超過1,100小時的培訓,參加培訓的員工超過200人次,當中逾10名員工已經在3個月內完成要求的培訓時數,在4月份亦有5位員工完成嬰幼兒教顧業界廣泛應用的安全圈養育理論培訓。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被問及保護兒童會接近700名員工,現只有10名員工完成培訓時數,會方指學院實際只營運約3個月,全部員工在年初已經參加一次有關守護兒童培訓,亦會參加守護兒童政策課程,以清楚了解需遵守的規程,並在各單位挑選出守護兒童專員。至於培訓成效,宗銳明舉例指,一名清潔職工如發現小朋友身上有傷痕,須向主管通報,讓會方跟進;亦有老師表示參加培訓令她意識到可改進之處,如小朋友跌倒後,會留意扶起或抱起小朋友時會否太快,過於緊張態度或導致小朋友受嚇;或日常交流中,有否在語氣、用字上對小朋友無意中造成傷害。

鄭佩華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

鄭佩華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

香港保護兒童會員工參加「守護兒童學院」的培訓課程,透過互動識別照顧嬰幼兒需注意的事項。

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指,香港並非兒童友善社會,即使是十多歲小孩的生活亦充滿焦慮,又指0至3歲是兒童腦部發展的重要時刻,甚至影響其日後超過8成發育,希望可以把握該重要時段,對兒童人生有正面影響。她指,本港部分照顧者因長時間工作,逐漸將照顧工作視為機械式作業,難以為兒童提供即時支援,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亦需相信幼童是具備足夠能力,小朋友並非「餵到嚟先識食」,若對事事皆抱有恐懼心理,只會導致兒童被動,難自主學習。

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守護兒童顧問(圖中)向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員工提供「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培訓。

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守護兒童顧問(圖中)向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員工提供「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培訓。

香港保護兒童會在「守護兒童學院」提供的培訓中,進行小組討論,思考照顧嬰幼兒的重點。

對於「童樂居」虐兒事件,有否提供具體指引避免重蹈覆轍,兒童會指改革過程中發現人手不足,現時已由原本一名照顧者面對8名兒童,改為一人照顧5名兒童。宗銳明表示,會方設有投訴機制,供外界反映不妥或關注事項,並設內部舉報政策,讓員工有反映渠道,同時有專員處理投訴。

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

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

學院院長宗銳明表示,每名員工均需接受不同時數的培訓,標準則按員工職級而定,要求管理層或需面對幼童的前線照顧員工,在首年接受不少於10小時的培訓;職工則要求5小時培訓,包括司機、清潔工等。學院今年1月成立至今,已為兒童會員工提供超過1,100小時的培訓,參加培訓的員工超過200人次,當中逾10名員工已經在3個月內完成要求的培訓時數,在4月份亦有5位員工完成嬰幼兒教顧業界廣泛應用的安全圈養育理論培訓。

守護兒童學院為員工及業界提供培訓,包括嬰幼兒教顧範疇。

守護兒童學院為員工及業界提供培訓,包括嬰幼兒教顧範疇。

被問及保護兒童會接近700名員工,現只有10名員工完成培訓時數,會方指學院實際只營運約3個月,全部員工在年初已經參加一次有關守護兒童培訓,亦會參加守護兒童政策課程,以清楚了解需遵守的規程,並在各單位挑選出守護兒童專員。至於培訓成效,宗銳明舉例指,一名清潔職工如發現小朋友身上有傷痕,須向主管通報,讓會方跟進;亦有老師表示參加培訓令她意識到可改進之處,如小朋友跌倒後,會留意扶起或抱起小朋友時會否太快,過於緊張態度或導致小朋友受嚇;或日常交流中,有否在語氣、用字上對小朋友無意中造成傷害。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守護兒童學院院長宗銳明(左)和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右)。

鄭佩華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

鄭佩華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

守護兒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鄭佩華指,香港並非兒童友善社會,即使是十多歲小孩的生活亦充滿焦慮,又指0至3歲是兒童腦部發展的重要時刻,甚至影響其日後超過8成發育,希望可以把握該重要時段,對兒童人生有正面影響。她指,本港部分照顧者因長時間工作,逐漸將照顧工作視為機械式作業,難以為兒童提供即時支援,強調需改變照顧者理念,自主喜愛小朋友,亦需相信幼童是具備足夠能力,小朋友並非「餵到嚟先識食」,若對事事皆抱有恐懼心理,只會導致兒童被動,難自主學習。

香港保護兒童會員工參加「守護兒童學院」的培訓課程,透過互動識別照顧嬰幼兒需注意的事項。

香港保護兒童會員工參加「守護兒童學院」的培訓課程,透過互動識別照顧嬰幼兒需注意的事項。

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守護兒童顧問(圖中)向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員工提供「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培訓。

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守護兒童顧問(圖中)向香港保護兒童會的員工提供「相關法規及標準要求」培訓。

對於「童樂居」虐兒事件,有否提供具體指引避免重蹈覆轍,兒童會指改革過程中發現人手不足,現時已由原本一名照顧者面對8名兒童,改為一人照顧5名兒童。宗銳明表示,會方設有投訴機制,供外界反映不妥或關注事項,並設內部舉報政策,讓員工有反映渠道,同時有專員處理投訴。

香港保護兒童會在「守護兒童學院」提供的培訓中,進行小組討論,思考照顧嬰幼兒的重點。

香港保護兒童會在「守護兒童學院」提供的培訓中,進行小組討論,思考照顧嬰幼兒的重點。

往下看更多文章

「童樂居」虐兒案中袖手旁觀 兩被告判囚4個月及4個半月

2024年01月15日 18:48 最後更新:21:00

香港保護兒童會「童樂居」虐兒案,早前分別承認1項及2項虐兒罪,稱在案中僅袖手旁觀的其中兩名幼兒工作者,在區域法院分別被判囚4個月及4個半月。

童樂居。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童樂居。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王詩麗判刑時表示,同案其中一名被告,將一名女童整個人提起摔到地墊上,面部著地,52歲時任幼兒工作助理的被告李慧心在旁手插褲袋,視若無睹,無動於衷。

區域法院法官王詩麗。 資料圖片

區域法院法官王詩麗。 資料圖片

法官又指,另一名61歲時任兼職護理員鄭淑貞,在同案另一名被告多次大力拍打另一名女童頭部時,鄭淑貞負有照顧責任卻不加干預,嚴重破壞誠信。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認為,辯方求情指2名被告僅袖手旁觀,乃淡化角色,童樂居職員守則中訂明嚴禁體罰及暴力行為,須確保兒童安全,2人負有積極責任保護兒童,卻對幼童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旁觀惡行助長歪風,讓他人可以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強調,2人受薪工作服務社群,卻干犯傷害弱勢社群的罪行,判監無可避免,考慮到2人並非施襲者,每罪以6個月為量刑起點,認罪扣減三分之一,部份刑期分期執行,判處李慧心監禁4個月,鄭淑貞監禁4個月2星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