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傷健共融網絡表示,「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自2016年起推出至今,共有200多個殘障人士家庭參與,配對200多位大學生成為「聰明使者」與相關家庭同行,下一期計畫將於8月招募參加者。
「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自2016年起推出至今,共有200多個殘障人士家庭參與。資料圖片
林衛邦 : 計畫確立殘障家長、子女和「聰明使者」共學 達傷健共融
點擊看圖輯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表示,「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自2016年起推出至今,共有200多個殘障人士家庭參與,配對200多位大學生成為「聰明使者」與相關家庭同行,下一期計畫將於8月招募參加者。
林衛邦 : 計畫確立殘障家長、子女和「聰明使者」共學 達傷健共融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表示,殘障人士除了自身遇到的挑戰,還因為支援不足而影響健全子女成長,無法得到平等教育和個人發展機會,相信有關支援計畫有助促進社會消除對殘障家庭的歧視。
狄志遠: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措施至今仍未實踐 政府表現不夠積極
「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是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為一群因失明、失聰、肢體殘障或精神健康問題,令履行親職出現困難的父母,獲配對一名「聰明使者」作為師友,每月上門提供 4 節,每節 2 小時的功課及個人成長輔導,為學生解答功課疑難之餘,師友亦可與學生分享個人成長經歷,期望藉此解決殘障家庭跨代貧窮問題。
新一期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8月招募參加者。資料圖片
傷健共融網絡主席林衛邦說,計畫推出以來,很高興見到受助家庭的親子關係大躍進,例如子女陪伴失明父母行山、跑步及飲茶,聽障家長和子女不再忌諱在街上用手語溝通。他又說,計畫確立了殘障家長、子女和「聰明使者」三方共學,創造共益,實踐傷健共融。
「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自2016年起推出至今,共有200多個殘障人士家庭參與。資料圖片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表示,殘障人士除了自身遇到的挑戰,還因為支援不足而影響健全子女成長,無法得到平等教育和個人發展機會,相信有關支援計畫有助促進社會消除對殘障家庭的歧視。
計畫確立了殘障家長、子女和「聰明使者」三方共學,創造共益,實踐傷健共融。資料圖片
狄志遠: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措施至今仍未實踐 政府表現不夠積極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指,社會對殘障家長及他們健全的子女支援不足,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相關措施至今仍未實踐,而要靠民間非政府組織填補服務空隙,認為政府表現不夠積極,表示失望。
平機會指計畫有助促進社會消除對殘障家庭的歧視。資料圖片
「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是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為一群因失明、失聰、肢體殘障或精神健康問題,令履行親職出現困難的父母,獲配對一名「聰明使者」作為師友,每月上門提供 4 節,每節 2 小時的功課及個人成長輔導,為學生解答功課疑難之餘,師友亦可與學生分享個人成長經歷,期望藉此解決殘障家庭跨代貧窮問題。
下一期計畫將於8月招募參加者。資料圖片
新一期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畫8月招募參加者。資料圖片
警方18日在香港仔黃竹坑的警察學院舉行第六次「警察招募.體驗日」,主題為「無限可能」,招募見習督察及警員。現場設即場報名,吸引有志者投考並參與部分遴選,包括接受體能測試。
警察招募組警司陳杰峰講解招募體驗日概況。
體驗日設三大焦點活動,當中參加者可以透過互動劇場和部門展覽,感受多元化的警務工作,亦可選擇參與各種體驗活動,以了解遴選程序及警察學院訓練。如參加者正就讀大專院校,亦可即場報名加入「警隊學長計劃」、「志警成計劃」或「輔警大學生計劃」。
警方舉辦「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察招募.體驗日」的主題為「無限可能」。
今次體驗日還首次以「試當真」形式,進行新增「警員中英文筆試」。參加者如果成功通過相關測試,三個月內正式投考警隊,可免卻相關考核,成績將永久有效。
警方舉辦「警察招募.體驗日」。
部門展覽則以警隊與電視台合力製作的電視節目「不可能任務」,以及6月24日推出的新一輯警隊宣傳片「守城前傳」為主題,參與部門亦由6個增至8個,新增部門包括首次參與的談判組與搜查隊。
「警察招募.體驗日」招募見習督察及警員。
另外,體驗日繼續設有互動劇場,讓參加者親身感受到前線的軍裝警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有機會遇到的不同可能性,以體驗警務工作的挑戰性。
參加者可透過互動劇場和部門展覽,感受多元化的警務工作。
亦可選擇參與各種體驗活動,以了解遴選程序及警察學院訓練。
警方舉辦「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方18日在香港仔黃竹坑的警察學院舉行第六次「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方18日在香港仔黃竹坑的警察學院舉行第六次「警察招募.體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