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午約1時,一名姓張(43歲)女子在香港仔鴨脷排行山期間,疑被沖起的大浪捲走離岸10至20米海中,其間有兩名熱心男行山友亦跳到海中救人,其他行山人士報警求助。水警接報趕抵上址,將張女救起,但她已陷昏迷,送往深灣水警基地,上岸後由救護車再送院搶救,至下午許3時最終不治,救人的兩男則無受傷。
要從玉桂山走到鴨脷排的連島沙洲,便得多花一點體力。資料圖片
鴨脷排盡頭處建有一座燈塔,是觀浪的好地方,惟需注意風高浪急。資料圖片
消息指,事主是行山愛好者,於網上FB或微信各大群組認識行山友。早在兩個多星期前事主等一行12人,在網上報名參加30日的活動。至當日早,12人出發到鴨脷洲行山。至中午12時許抵達鴨脷排燈塔時,原本打算游泳,但因海浪太大,故他們改為在燈塔附近石澗打卡。
點擊看圖輯
5月30日中午約1時,一名姓張(43歲)女子在香港仔鴨脷排行山期間,疑被沖起的大浪捲走離岸10至20米海中,其間有兩名熱心男行山友亦跳到海中救人,其他行山人士報警求助。水警接報趕抵上址,將張女救起,但她已陷昏迷,送往深灣水警基地,上岸後由救護車再送院搶救,至下午許3時最終不治,救人的兩男則無受傷。
鴨脷排盡頭處建有一座燈塔,是觀浪的好地方,惟需注意風高浪急。資料圖片
消息指,事主是行山愛好者,於網上FB或微信各大群組認識行山友。早在兩個多星期前事主等一行12人,在網上報名參加30日的活動。至當日早,12人出發到鴨脷洲行山。至中午12時許抵達鴨脷排燈塔時,原本打算游泳,但因海浪太大,故他們改為在燈塔附近石澗打卡。
豈料事主等人拍照期間,一個大浪撲向他們,並將事主捲落海,其他人也被東歪西倒相當狼狽。事後,他們發現岸上竟有1人不知所終,兩名同行男子見狀隨即穿起救生衣落海救人,可惜無能為力。最後女事主由水警救起,送院搶救不治,另外兩男則分別由水警和政府飛行服務隊救起,一同送往律敦治醫院治理,其餘人士自行離開。
鴨脷排全島面積不逾一平方公里,島上只有一座燈塔及小碼頭。在港鐵南港島線通車後,成為近年不少遠足市民觀賞日落的熱門目的地。然而市民如要前往鴨脷排,首先要登上鴨脷洲最高峰玉桂山,其後再沿崎嶇山路落山,並取道連島沙洲才可登上鴨脷排。除了前往道路危險之外,鴨脷排沿岸一帶風高浪急,亦為行山人士帶來潛在危機。
站在鹽田仔之丘,可看到馬屎洲的連島沙洲。資料圖片
豈料事主等人拍照期間,一個大浪撲向他們,並將事主捲落海,其他人也被東歪西倒相當狼狽。事後,他們發現岸上竟有1人不知所終,兩名同行男子見狀隨即穿起救生衣落海救人,可惜無能為力。最後女事主由水警救起,送院搶救不治,另外兩男則分別由水警和政府飛行服務隊救起,一同送往律敦治醫院治理,其餘人士自行離開。
墮海女子昏迷送院。
鴨脷排全島面積不逾一平方公里,島上只有一座燈塔及小碼頭。在港鐵南港島線通車後,成為近年不少遠足市民觀賞日落的熱門目的地。然而市民如要前往鴨脷排,首先要登上鴨脷洲最高峰玉桂山,其後再沿崎嶇山路落山,並取道連島沙洲才可登上鴨脷排。除了前往道路危險之外,鴨脷排沿岸一帶風高浪急,亦為行山人士帶來潛在危機。
另外,過去香港仔避風塘一帶亦有街渡營運「白牌船」前往鴨脷排,但在2021年3月期間,曾有街渡因爭客雙方追撞,危及海上安全,一度引起關注。
墮海女子昏迷送院。
當局另接報,有人在城門河跌落集水區,目前仍在搜救。
政府將維持「極端情況」至午夜,1名男子中午前被發現在上環信德中心對開約50米海面漂浮,他被救起後送院,延至下午約1時,證實不治。
資料圖片
在政府記者會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根據醫管局數字,截至下午1時15分,共有110人受傷,其中4人傷勢相對較重,包括2人因交通意外受傷,2人因在路面跌倒。
鄧炳強。政府新聞處直播截圖
另外,當局接報,有人在城門河跌落集水區,目前仍在搜救。
城門河。網上圖片
資料圖片
生命可貴,若有困擾可求助。
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0000
生命熱線︰2382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諮詢服務):2466735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利民會: 3512 2626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http://www.openu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