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債務分佈不均勻,有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已督促地方承擔主體責任,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新華社刊登財政部文章指,中國政府債務率不高,財政狀況健康、安全,為應對風險挑戰預留足夠空間,中央亦為地方分配使用資金留出更寬裕時間。
財政部負責人指出,過去3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3.4%,屬於「緊平衡」狀態。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認為,疫情、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對地方財政運行的影響仍未消除,部分稅種收入恢復仍存在不確定;重點領域及剛性支出力度不減,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地方財政運行將持續「緊平衡」趨勢。但隨著經濟企穩回升,預計今年內地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形勢應好過去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在歐洲訪問,是2019年以來首次到訪歐洲,今天在德國繼續行程。他在網誌提到,過去一周分別在法國及英國訪問,向當地工商專業界介紹香港最新發展和新優勢。他與企業交流期間,了解到他們對往香港發展有頗大興趣,個別正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洽商在港落戶,以香港作為基地,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以至亞洲市場。
陳茂波指出,有關企業看好內地及亞洲市場的規模優勢及增長潛力,香港實行普通法制度、法治信譽優良、營商環境友善、稅制簡單稅率低、監管制度與國際標準銜接且行使適度,是他們熟悉、信任和較喜歡的落戶地。他表示,香港的門戶和跳板角色非常明顯,他鼓勵有關企業加速和擴充在港的發展。
陳茂波說,今次專程訪問了幾家綠色科技企業,積極吸引他們到港,加速香港國際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
他表示,今次行程與工商專業界代表會面交流很多,從小範圍的閉門圓桌會議到數百名業界領袖的大型聚會,在交流過程中,不難感受到,法英兩地的金融及商界領袖普遍認為在香港營商的機遇龐大,「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尤其普通法及法治,是他們對香港的信心所繫。目前,在港的英法企業分別有650家和360家,2021年兩地在港的直接投資存量超過2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