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疑有中國間諜滲透,辛偉誠於上周印度舉行G20峰會上向李強總理提及相關事件,遵循前任首相卓慧思提出「中國威脅英國」的腔調,辛偉誠向議員們表示︰他將捍衛英國的民主。

英國首相辛偉誠在國會。AP圖片
中方也許慣不住英國這一套,《環球時報》社評直指英國有意復刻今年2月「中美氣球事件」,即是美國那種一邊尋求對話,一邊找中國麻煩的糾纏手段——「這正值英國尋求重新修復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之際,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港譯祁湛明)8月下旬剛對中國進行了訪問」——社評指出英國政壇出現趕絕中國的「政治獵巫」行動。通篇文章帶有怒氣,可是罵不中英國的要害,反而是英國LBC電視台出了一名「豬隊友」,主持人瑪爾(Andrew Marr)日前找來高志凱對談中英關係,結果被這位擁有外交背景、大有來頭(當過鄧小平翻譯)的時評人修理一番,英國當今尷尬地位被一語道盡。
瑪爾問︰你怎樣描述中英關係,兩國是伙伴還是對手?高天凱反問︰英國憑什麼跟中國作為對手?接著用了4個事實說明之︰一、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國(資料補充︰2009年中國汽車生產近1400萬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同年,中國生產汽車銷量突破1300萬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均接近2700萬輛);
第二、中國是最大出口汽車國和最大電動車生產國(中國至今生產電動汽車超過2000萬輛,今年首5個月,國產電動車生產逾300萬,此外,中國已超過德國力追日本,今年可晉升為最大汽車出口國);
三、中國不久將來是半導體最大研發和生產國(《中國時報》引述國際調研機構估計,由於美國制裁,中國大幅提升國產芯片製造規模,大約10年就能讓中國佔有全球成熟製程芯片半數的產能,此外,2022年,中國企業申請的半導體相關專利數量佔全球55%,排名世界第一);
四、中國為人工智能AI技術創新及革命的領先國家(《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學者在對過去十年各國 AI 相關論文的數量和品質進行統計後發現,中國自 2019 年在品質方面躍居首位後,甩開第二名美國的趨勢已經愈發鮮明。企業論文數量,排名前10名的企業,有4家來自中國)。
高天凱每報出中國科技與製造業領域的No.1表現時,都不忘反問一句︰英國會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嗎?最後,送上一句作結︰「英國不要高估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
本身是劍橋高材生的瑪爾,聽過高志凱的「英國四問」之後,表情有點無奈,事實上,英國何以今天只餘下金融業支撐大局的呢?回顧歷史,1900年英國把世界最大工業生產國的地位讓予美國之後,開始磋跎歲月,步入斜陽。時至今天,印度去到月球南極探索,英國連上太空的本事都沒有。淪為三流國家的英國要跟中國鬧事,就憑你是帝國之後?說你是二世祖還不是,前面冠以「敗家」兩個字,描述才準確。英國慈善機構The Trussell Trust於6月中發佈報告稱,2022年英國有七分之一的人因為經濟拮据而面臨饑餓。不是嗎?
最後,要贊一下辛偉誠。英國議員呼籲政府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不過,英國政府拒絕了將中國正式列為其利益威脅的呼籲。如是者,慶幸英國有人擁有東方智慧,可不盡是「傻白甜」。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