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以60歲以上成年人每天坐姿總時數示警,一整天坐著不動超過這個時間,失智風險恐增加。

示意圖。設計圖片
美國《富比世》雜誌報導,南加州大學與亞利桑那大學合作進行的這項研究,團隊取得大約5萬名60歲以上英國人的活動量進行分析。受測者24小時在手腕配戴偵測裝置,為期1周,日夜偵測每個人的活動量,裝置可辨別受測者處於靜態活動坐姿或睡眠狀態。靜態活動除了看電視、開車,打電玩、坐著操作電腦也算在內。
團隊追蹤6年期間,414人確診失智症,其中250人每天在睡眠以外的時候坐著超過9.27小時,154人超過10.43小時。分析發現,受測者每天久坐10小時以上,即與失智風險增加產生關聯。

unsplash設計圖片
相較於每天坐著總時數逼近9小時上下者,久坐10小時的人出現失智問題的風險增加8%,久坐12小時者風險增加63%。若是整天久坐總計長達15小時,失智風險增加3倍之多。
研究論文作者、亞利桑那大學教授亞歷山大(Gene Alexander)表示,每天靜態活動累積時數只要超過10小時,失智風險即大幅增加,這個結果令團隊頗為吃驚,「這顯示每天久坐總時數與失智風險之間有所關聯」。

示意圖。設計圖片
這項研究強調的是每天久坐的「總時數」,建議以總量管制概念避免久坐,無論是從事靜態活動連續10小時以上,或者不同靜態活動時間累計超過10小時,風險增加情況並無差異。對於為了工作必須久坐的上班族而言,最好針對自己每天坐著的總時數訂定低於10小時的上限。」
研究團隊表示,未來仍需更多相關研究以求更清楚界定久坐與失智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並建議改用配戴於大腿的裝置收集數據。

unsplash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