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於尖沙咀某茶飲店購買了14杯外賣飲品,但竟然有11杯發酸疑變質,而負責人的處理方式更令她極為不滿。
有港女於尖沙咀某茶飲店購買了14杯外賣飲品,但竟然有11杯變質發出酸味。(FB截圖)
該港女於Facebook群組「香港珍珠奶茶關注組」以「恐怖受辱嘅經歷」為首發文,表示日前於尖沙咀某茶飲店點了一共14杯飲品外賣,豈料飲品到達後,大家分別試飲都感覺到有不同程度的酸味「都飲到有輕微至嚴重嘅酸味」。由於第一次光顧,各人都以為只是口味問題「所以都抱住試多幾啖嘅心態,再試飲幾啖」,之後他們都肯定飲品有問題「大家都覺得味道有異,開始相繼討論」。
點擊看圖輯
港女於尖沙咀某茶飲店購買了14杯外賣飲品,但竟然有11杯發酸疑變質,而負責人的處理方式更令她極為不滿。
該港女於Facebook群組「香港珍珠奶茶關注組」以「恐怖受辱嘅經歷」為首發文,表示日前於尖沙咀某茶飲店點了一共14杯飲品外賣,豈料飲品到達後,大家分別試飲都感覺到有不同程度的酸味「都飲到有輕微至嚴重嘅酸味」。由於第一次光顧,各人都以為只是口味問題「所以都抱住試多幾啖嘅心態,再試飲幾啖」,之後他們都肯定飲品有問題「大家都覺得味道有異,開始相繼討論」。
負責人聲稱酸味的來源是因為雪櫃壞了,而不是奶製品過期,並表示願意支付200港元作為賠償。但樓主強調飲品是否含有奶並不重要,因為他們都不敢再飲用。她們要求全額退款「成張單14杯飲品,點會係$200?」,但負責人堅決回應「有事嘅得三杯!其他一律無問題!」,樓主則澄清指「事實14杯當中應該只有3杯無奶」,其餘11杯也有奶的成份並已變質。
此帖一出即引起網民熱議,許多人對負責人的態度及處理方式表示不滿「應該要全單退錢啦,明明係佢哋問題!用啲壞咗嘅奶整野俾人飲」、「搞錯呀,明明係佢地錯,講到好似你屈佢地咁樣,態度好差呀!啲奶變咗就賴個雪櫃,錯就認啦好心佢」、「好衰呀!咁差態度都有架!壞咗就係壞咗,仲用咁嘅態度回應?真心無下次呀!食壞人仲特了嘅?」。
當事人致歉並承諾將會加強對品質的檢控。(FB圖片)
他們懷疑飲品變質,於是立刻聯絡了店舖,但店家的負責人卻回應稱「賣咗咁耐,從來未試過啲奶有問題,中環都無出過事」。樓主心諗「難道係我有問題?」之際,負責人再說:「我呀,要特登返嚟尖沙咀睇吓發生咩事,我啲奶都無問題,係個雪櫃壞咗,所以啲奶先變壞,無過期架」。
負責人稱酸味的來源是因為雪櫃壞了,而不是奶製品過期。(FB示意圖片)
負責人聲稱酸味的來源是因為雪櫃壞了,而不是奶製品過期,並表示願意支付200港元作為賠償。但樓主強調飲品是否含有奶並不重要,因為他們都不敢再飲用。她們要求全額退款「成張單14杯飲品,點會係$200?」,但負責人堅決回應「有事嘅得三杯!其他一律無問題!」,樓主則澄清指「事實14杯當中應該只有3杯無奶」,其餘11杯也有奶的成份並已變質。
然後負責人繼續面不改容補充「本來想俾多兩張$50現金卷你,不過無晒」。樓主批評負責人態度惡劣而且「一句唔好意思/抱歉/對唔住都無出現過」,而令她最不爽的是「由此至終我哋無要求佢作咩額外賠償,只求退返整張單嘅錢。最後竟然俾二百蚊當塞住我哋把口,真心氣難下囉!」樓主最終報食環跟進並開名蓋茶飲店。
樓主指「當我哋知道佢舖頭個雪櫃係壞嘅,所有飲品不論有無奶都已經唔敢再飲」,她要求店家全數賠償,但遭拒絕。(FB圖片)
此帖一出即引起網民熱議,許多人對負責人的態度及處理方式表示不滿「應該要全單退錢啦,明明係佢哋問題!用啲壞咗嘅奶整野俾人飲」、「搞錯呀,明明係佢地錯,講到好似你屈佢地咁樣,態度好差呀!啲奶變咗就賴個雪櫃,錯就認啦好心佢」、「好衰呀!咁差態度都有架!壞咗就係壞咗,仲用咁嘅態度回應?真心無下次呀!食壞人仲特了嘅?」。
令人驚訝的是,不少網民表示試過同樣中伏「我都試過飲中環、銅鑼灣分店飲到酸味,之後就無乜點再飲了」、「我上次飲完已經覺得味道有問題 隔咗幾個鐘後都出咗事 估唔到有其他人都同我一樣」、「身邊有朋友琴日都飲到酸,即是壞了但都keep住接單」、「我上次飲完銅鑼灣分店又柯又嘔」、「我都喺灣仔店飲到酸味」。
其後,該茶飲店於Facebook發表「聲明啟事」,向當事人致歉並承諾將會加強對品質的檢控。
該茶飲店於Facebook發表「聲明啟事」回應事件。( FB圖片)
當事人致歉並承諾將會加強對品質的檢控。(FB圖片)
帖文來源:Facebook群組「香港珍珠奶茶關注組」
女食客到新界東一間酒店食自助餐,嚇然發現生蠔上有生猛寄生蟲蠕動,於是投訴,經理補償方法竟係……
有女食客到新界東一間酒店食自助餐,嚇然發現生蠔上有生猛寄生蟲蠕動。(FB影片截圓)
該女食客於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發文兼上載影片,表示日前到新界東某酒店吃自助餐,準備吃生蠔之際,竟發現生蠔上有一條紅色寄生蟲在蠕動,非常驚嚇「明白生蠔係有呢個風險,但會唔會太生猛」,她於是向經理反映,豈料對方竟端上橙汁作為補償「最後同左經理講,每人送咗一杯橙汁」,令她十分無奈。
樓主表示「明白生蠔係有呢個風險,但會唔會太生猛」。(FB影片截圖)
帖文引網民熱議,不少網民不滿經理的補償方法「一人一杯橙汁就搞掂?」、「真係慘,食蠔食着寄生蟲,仲要俾兩杯慘汁侮辱」、「嘩,有免費橙汁飲,經理呢個大恩大德點報呀?呢個恩十世都還唔返喎」、「好生猛喎,一杯橙汁就算,樓主咁順得人」、「反請2杯橙汁叫經理食咗佢」、「送左一杯橙汁,咁多x謝呀?」、「咁新鮮的蠔都係送一杯橙汁,咁那大方的間野,起碼送杜蟲藥水任飲」。
經理竟端上橙汁作為補償。(示意圖)
亦有人認為食生蠔本來就有風險「其實點解咁多人鐘意出去食生蠔,一定好多蟲員工又唔會洗乾淨,運送期間衛生環境又差」、「蠔有寄生蟲好正常,前排新聞都有報導啦,提醒市民邊幾種海產多寄生蟲,小心飲食。蠔就係其中之一類。冇邊間餐廳可以完全清除所有嘅寄生蟲包括高級餐廳。」、「相信食開生野既人預咗有呢個風險,其實都好多單食生野跟著啲寄生蟲上腦呀、入肺啦,唔明點解仲要冒風險去食,煮熟咗都一樣食得既啫」。
供生吃的蠔在進食前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殺死病原體,因此是高風險食物。(Getty圖片)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供生吃的蠔在進食前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殺死病原體,因此是高風險食物。除了活蠔以外,市面可供市民購買的生蠔往往是預先去殼的冷藏或冰鮮生蠔,處理不當可導致細菌污染及蠔隻變壞。
冷藏生蠔必須放在雪櫃內解凍,以免暴露於危險溫度中。在雪櫃內解凍需時較長,通常要解凍一夜。在解凍的過程中,生蠔應存放在容器中,以防交叉污染。避免進食在出口國家/地區已預先去殼,並未經烹煮的冰鮮生蠔,因為生蠔已經死亡,所以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溫度控制不當及交叉污染的情況。孕婦、嬰幼兒、長者和免疫力弱人士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煮熟的蠔。
帖文來源: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食物安全中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