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擔心的不只中國智能手機和智能駕駛,還對幾十萬公里之外的太空,也擔心被中國突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美國正在「與中國處在重返月球的太空競賽中」,警惕「中國想要率先到達月球」。

AP圖片
美國人的思維有點奇怪,這是400年前的「海洋時代」嗎?中國可沒有殖民自己以外土地的思想,我們奉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你可以進一步引申到太空命運共同體嘛,中國是講求開放合作拓展機遇各方共享。可是NASA署長納爾遜最近向BBC表示︰「我擔心的是,我們在月球南極發現了水,而中國到達那裡,然後說這是我們的領地。你不能來這裡,這是我們的。」令人不解的是這位署長把月球「政治化」,指出︰「中國通過建造人工島來對南中國海部分區域宣示主權的舉動,印證了這個擔憂。」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中國令美國擔心的是技術超越美國的勢頭而不是其他。BBC稱︰「中國是唯一擁有自己太空站的國家,它已經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並有計劃抵達月球表面的兩極地區。」可是納爾遜指責中國沒有簽署美國牽頭的《阿爾忒彌斯協定》(Artemis Accords),他聲稱該協定旨在成為太空和月球行動最佳的實踐框架。怎麼說,美國出品必屬佳品,中國不參予就屬不當?
美國曾經被歐洲國家嫌棄,原因美國沒有貴族氣質更加缺乏深厚文化,半個世紀之前美國被視為西方文明之外的國家,原因美國人太過「西部牛仔」作風,想做就去做,雖然也是美國成功的一部分基因,可是沒有歐洲人的「典雅」。說起來,歐洲高大上的文化是來自400年前高舉理性與知識的啟蒙運動,美國可沒有這種優良基因。
美國很介意被歐洲人看扁,比起今天中國科技超前,更加是咬牙切齒,《紐約時報》文章以題為〈大英博物館失竊醜聞揭穿「普世」的掠奪謊言〉把歐洲的傲慢拖到地板上,狠狠的刷了幾下。不過,也莫笑你的歐洲叔伯「掠奪」他國文物,美國何嘗不是一個用「普世」謊言,把全球科技成就「私有化」?例如光刻機不是美國技術,而是集合多個國家的工藝而成;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也如是,可是美國以「技術是美國」為由,下令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全面制裁,這與《紐約時報》文中諷刺大英博物館是「展示」文明、「收藏」文明、「發揚」文明等等其實是「掠奪」行為之荒誕,有多少本質上的區別?那位納爾遜署長還想把月球兼拼入美國第五十幾個州呢!
美國打敗歐洲列強爭取立國,傑佛遜起草的《獨立宣言》被喻為天啟之書,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指出,美國不怕任何競爭對手,美國可以很快有更先進的技術,「只有當他國竊取美國《獨立宣言》時,他們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對手。」
美國的天書以「天賦人權」立論,相信「人類生而平等」,短短幾百字,概括了「生命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與「追求幸福的權利」的重要宣言,這是人類偉大的進步,從此不是歐洲殖民地主對世界控制。
然而,今天美國表現大不同,對中國及其他競爭對手國家施行「不平等」、「不公平」、「不重權利」,只顧美國「自由」的意志而進行的制裁措施,甚至軍事行動,成為一種「叢林法則」表現。
如果我是歐洲人(遺憾我不是),我會反擊《紐約時報》暗示歐洲用博物館收藏「賊贓」之說,我說費里德曼所言,今天已經貶值為「一本漫畫走天涯」。湊巧地,現在美國的真正對手另有本子,都是不看「漫畫」的。是不是?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