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羽毛球女雙項目32強,港隊的楊雅婷夥拍楊霈霖,直落兩局21:3和21:5輕取蒙古組合,晉身16強,將會面對中華台北的李佳馨和鄧淳薰。
至於另一對港隊組合呂樂樂和吳詠瑢,就以局數0:2不敵印尼組合無緣晉級。
女單方面,港隊的盧善恩0:2敗於日本的大堀彩,梁珈穎亦輸給印尼的普特麗,未能打入16強。

相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體育
亞運羽毛球女雙項目32強,港隊的楊雅婷夥拍楊霈霖,直落兩局21:3和21:5輕取蒙古組合,晉身16強,將會面對中華台北的李佳馨和鄧淳薰。
至於另一對港隊組合呂樂樂和吳詠瑢,就以局數0:2不敵印尼組合無緣晉級。
女單方面,港隊的盧善恩0:2敗於日本的大堀彩,梁珈穎亦輸給印尼的普特麗,未能打入16強。
相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港隊運動員在杭州亞運會的成績驕人,共贏得53面獎牌,總獎牌數目打破歷屆紀錄!因此,馬會特別在沙田馬場舉辦「中國香港亞運獎牌運動員賽馬日」,讓市民免費入場,更特別提早開放,讓更多市民一睹運動健兒的風采,與運動員分享喜悅。
馬會在沙田馬場舉辦「中國香港亞運獎牌運動員賽馬日」。
同場還進行「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頒授儀式,發放3250萬元奬金,嘉許在杭州亞運會締造破紀錄成績的港隊代表。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馬會主席利子厚與一眾嘉賓頒授支票予18個體育項目逾80名得奬運動員。
馬會主席利子厚感謝運動員在比賽中全力以赴,充分展現「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激勵人心,更為香港帶來正能量。
利子厚致辭時表示:「港隊今次的驕人成就,是運動員多年來用汗水和經驗換來的成果,『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獎勵在杭州亞運會表現出色的運動員,鼓勵大家再接再厲,爭取佳績!」
16位劍擊運動員獲得共450萬元現金獎勵。
勇奪九面獎牌的劍擊項目,共有16位運動員獲得共450萬元現金獎勵。當中,為劍擊隊奪得歷史首面亞運金牌的張家朗表示:「馬會很好,一直很支持運動員。運動員那麼辛苦去比賽獲得好成績,有獎勵是很開心的事,我會儲起獎金或花在出外比賽上的開銷。」
張家朗為劍擊隊奪得歷史首面亞運金牌。
另外,賽艇項目五位運動員獲得325萬港元獎勵。亞運男子雙人單槳無舵艇金牌得主王瑋駿和林新棟齊聲說:「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準備這次亞運會,為港隊取得這次亞運會的第一金,我們十分興奮,見證所付出的努力得到回報。很感謝馬會給予我們鼓勵,支持我們繼續為自己、為香港奮鬥下去!」
賽艇項目五位運動員獲得325萬港元獎勵。
亞運男子雙人單槳無舵艇金牌得主王瑋駿(左)和林新棟(右)感謝馬會給予鼓勵,推動他們奮鬥下去。
單車隊運動員共獲得逾370萬元獎金,包括女子個人公路賽金牌得主楊倩玉、男子全能賽銀牌得主梁嘉儒及有「小女車神」之稱的李思穎等。李思穎指馬會的獎金尤如打強心針,對她有很大推動力:「現實點說,有時也會望著獎金去踩,冠軍有100萬啊!我會更有目標和信心。」
(左起)梁嘉儒、楊倩玉、李思穎等單車隊運動員共獲得逾370萬元獎金。
而為港勇奪歷來首面亞運會盛裝舞步團體賽銅牌的馬會馬術隊成員蕭頴瑩、何苑欣和陳萃彥,雖然身在外地訓練而未能出席頒授儀式,但他們早前在馬術隊活動上指出,全賴有馬會的支持,才能令他們締造歷史性佳績。雙料奬牌得主蕭頴瑩,同時奪得亞運馬術盛裝舞步個人賽銀牌,她表示:「馬會給予亞運運動員的支持和獎勵,是很大的激勵,因為大家十分努力訓練和作賽並作出許多犧牲才獲取佳績,獲得馬會如此寶貴的支持是極佳的榮譽。」
蕭頴瑩(中)、何苑欣(左)和陳萃彥(右)為港勇奪歷來首面亞運會盛裝舞步團體賽銅牌。
首次出戰亞運會的陳萃彥已載譽歸來,至今仍難掩興奮心情,她感謝經驗豐富的隊友令她獲益良多,並感謝馬會給予奬金奬勵及多方面支援。何苑欣則坦言,會將馬會的奬金投放在馬術訓練,希望日後有更好成績。
一眾運動員出席「中國香港亞運獎牌運動員賽馬日」,與公眾共慶凱旋。
「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設現金獎,獎勵在七個頂尖大型運動會中勇奪金、銀、銅獎牌的運動員;而於奧運及殘奧奪得第四至八名的運動員,亦會獲頒獎金以作鼓勵。馬會將繼續與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攜手並肩,支持中國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發光發亮;同時培養全民運動風氣,貫徹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