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偵破今年最大宗氯胺酮案件,在黃大仙及觀塘合共檢獲192公斤氯胺酮,市值超過一億港元,拘捕一名男子。
警方破獲本年度最大宗K仔案。
警察毒品調查科經調查後,相信有販毒集團利用綠沸石作將多包毒品由東南亞地區經正常貨運模式運入香港,之後再分拆分銷。警方29日採取行動,在黃大仙三祝街一幢工商大廈內,截停一名剛從樓上一個分租迷你倉離開的男子,並在他身上檢獲250克氯胺酮。
點擊看圖輯
警方偵破今年最大宗氯胺酮案件,在黃大仙及觀塘合共檢獲192公斤氯胺酮,市值超過一億港元,拘捕一名男子。
警察毒品調查科經調查後,相信有販毒集團利用綠沸石作將多包毒品由東南亞地區經正常貨運模式運入香港,之後再分拆分銷。警方29日採取行動,在黃大仙三祝街一幢工商大廈內,截停一名剛從樓上一個分租迷你倉離開的男子,並在他身上檢獲250克氯胺酮。
探員隨即押解男子搜查迷你倉,於單位內發現47包、每包重4公斤的氯胺酮,以及15包、每包約250克氯胺酮。另外探員又在現場檢獲包裝工具,相信被捕人將毒品重新包裝後「派貨」,警方隨即以涉嫌販運毒品罪名將男子拘捕。
警方其後搜查位於觀塘道迷你倉,於倉內搜獲80多件大包用作種植用的綠沸石, 有部分被打開。調查顯示,該名被捕男子協助販毒集團租用單位,用作儲存毒品及擔當運送毒品工作。較早前,相信該名男子在觀塘迷你倉,將收藏綠沸石內的毒品拆出,然後將該批毒品送往黃大仙迷你倉儲存和包裝。
警方又透露,販毒集團不繼成本,利用打遊擊戰的方式,將毒品由不同的迷你倉轉移,試圖減低被發現的風險。警方提醒迷你倉公司負責人及職員,如察覺有可疑情況,例如不合理的短期租約,或留意到有可疑人士出入,應求助警方。
探員隨即押解男子搜查迷你倉,於單位內發現47包、每包重4公斤的氯胺酮,以及15包、每包約250克氯胺酮。另外探員又在現場檢獲包裝工具,相信被捕人將毒品重新包裝後「派貨」,警方隨即以涉嫌販運毒品罪名將男子拘捕。
警方其後搜查位於觀塘道迷你倉,於倉內搜獲80多件大包用作種植用的綠沸石, 有部分被打開。調查顯示,該名被捕男子協助販毒集團租用單位,用作儲存毒品及擔當運送毒品工作。較早前,相信該名男子在觀塘迷你倉,將收藏綠沸石內的毒品拆出,然後將該批毒品送往黃大仙迷你倉儲存和包裝。
警方又透露,販毒集團不繼成本,利用打遊擊戰的方式,將毒品由不同的迷你倉轉移,試圖減低被發現的風險。警方提醒迷你倉公司負責人及職員,如察覺有可疑情況,例如不合理的短期租約,或留意到有可疑人士出入,應求助警方。
兩名入境女子涉嫌體內藏毒被捕,海關檢獲約1.8公斤懷疑可卡因,估計市值約200萬元,她們各被控以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案件6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政府新聞處圖片
涉案的分別是41歲及58歲的女旅客,兩人前日從法國巴黎飛抵本港。海關人員清關期間,懷疑她們體內藏有毒品,把她們帶到醫院檢查,並確認兩人體內藏有異物,截至5日下午,兩人從體內排出228粒共重約1.8公斤的懷疑可卡因。
海關表示,隨着香港與內地及國際恢復便捷往還,訪港旅客人數亦逐步增加,將繼續根據風險管理的原則,重點揀選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客作清關檢查,確保有效打擊跨境販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