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的《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提出24項建議行動,包括在北部都會區的洪水橋/厦村發展區,預留約37公頃土地作現代物流展區,亦已在葵青區貨櫃碼頭周邊物色物流用地,計劃明年至2027年,定期推出共4幅、約佔19公頃的物流用地。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說,選擇在北部都會區連接深圳及前海等地的位置建設物流圈,是為了方便跨境物流。政府不選擇建物流園,而是以物流圈發展,是希望盡量為業界提供彈性,因電商、冷鏈等不同業務其實有不同需要,過往當局在葵青貨櫃碼頭等港口建設,正正是欠缺彈性。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林世雄表示,將來的物流圈內,不會全部位置都用作物流設施發展,當中亦會包含與物流業務相關的行業,例如律師行、銀行等,好處是不必如科學園般,要找一個單位做管理,而且所需的位置亦都較細。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在今個月內,就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提出行動綱領,細化如何提升高端航運業務、助力綠色航運轉型、推動航運智能化和數字化,推進大灣區及國際航運界的交流協作。
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世雄在上海「香港—上海航運業界」交流午宴上致辭表示,促進綠色轉型及環保減碳是世界航運業大趨勢,特區政府將展開為本地船舶及遠洋輪船提供綠色甲醇加注的可行性研究,明年內公布有關行動綱領,亦會推展為遠洋船提供液化天然氣加注,進行技術研究及設置。
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指出,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立了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定位,香港會與內地優勢互補及配合中央政府全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等重大經濟規劃。
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世雄說,過去三年期間,本港已先後為船舶租賃、海事保險業務,以及包括船舶代理、船舶管理和船舶經紀業務的航運業商業主導人推出減稅降費措施,吸引更多高增值航運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