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推出 逾330名家庭醫生已登記

社會事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推出 逾330名家庭醫生已登記
社會事

社會事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推出 逾330名家庭醫生已登記

2023年11月07日 18:39 最後更新:20:33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星期一推出,4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如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便可登記參加計劃。

在政府資助下,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可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和治療服務。

醫務衞生局表示,截至上星期五,已有超過330名家庭醫生登記參與計劃,認為反應正面,局方會繼續循不同途徑鼓勵家庭醫生參與計劃,亦正繼續處理其他醫生的申請,所以相關家庭醫生人數會陸續增加.

FB圖片

FB圖片

在計劃推出初期,數百名家庭醫生已足夠應付參加巿民的服務需求。家庭醫生可自行釐訂每名參加者每次診症所收取的共付金額,現時已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中,約八成的診症共付費均為150元或以下,與政府建議的診症共付額相若。

FB圖片

FB圖片

「慢病共治計劃」在配對家庭醫生方面亦提供靈活性,參加者可在全港各區有參加計劃的家庭醫生中,按自己的需要選擇配對,即巿民可跨區配對家庭醫生。

往下看更多文章

醫衞局向立會提交草案 擬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 毋須考試每次3年期

2023年12月07日 22:38 最後更新:23:19

醫務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護士註冊修例草案》,建議透過「有限度註冊或登記」和「特別註冊或登記」制度,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在港執業,毋須通過任何考試,每次限期為3年;又建議將符合持續護理教育規定,訂為所有護士續領執業證明書的先決條件。草案明日刊憲,並於下周三首讀和開始二讀辯論。

其中「特別註冊或登記」制度,申請人要在香港以外地方取得相關資格,並以課程內容而論,大致上可與管理局認可的正式註冊或登記訓練課程比擬,也要完成相關訓練課程,之後要有最少三年在診所或醫院工作的全職臨床經驗,執業範圍不受限制。

草案提出,特別註冊或登記護士如在指明機構工作不少於5年,工作表現獲聘用機構評為良好及勝任,則符合資格轉為正式註冊或登記。當局認為根據管理局的準則進行評核,足以確保護士專業質素達到正式註冊水平,毋須參加執業考試。

政府表示,本港護士人手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

政府表示,本港護士人手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

至於「有限度註冊或登記」,申請人取得資格後要有至少一年全職臨床經驗,管理局可按人員之前的臨床經驗施加執業條件,之後可獲衞生署、醫管局或院舍等指明機構工作。

當局又建議引入暫時註冊或登記安排,讓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的護士在香港進行學術交流和臨床示範,為期可達14天。

當局說,本港多年來面對護士人手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截至去年底,全港共有66000多名註冊和登記護士,護士與本地人口比例落後於一些已發展國家,在2022至23年度,醫管局和衞生署護士流失率均為大約一成,當中超過2500宗為非退休流失。

醫務衞生局表示,雖然已推出多項措施,但培訓本地護士需時,提升訓練容量亦有實際限制,不能單憑增加本地訓練學額解決迫切的人手問題,需要盡力開闢非本地人手來源。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