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上海身家百億大佬被毒殺 疑人是他年薪2000萬請回來的助手!

博客文章

上海身家百億大佬被毒殺 疑人是他年薪2000萬請回來的助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上海身家百億大佬被毒殺 疑人是他年薪2000萬請回來的助手!

2023年11月09日 18:57 最後更新:19:01

一個39歲就身家百億的上海男人,誰都沒想過他的下場這樣慘。

富豪的死訊曾經轟動一時。而最近案件開始公開審理,很多細節浮出水面。看得人特別唏噓。

有時候有錢,的確會否狠毒的人吸引過來。

被下毒害死的主角叫林奇,他是內地游族網絡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在遊戲行業非常有名。

被下毒害死的游族網絡公司的創始人林奇。

被下毒害死的游族網絡公司的創始人林奇。

林奇1981年出生在浙江溫州。他從小痴迷遊戲,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投身到了遊戲行業。

靠著極好的商業頭腦,他做得風生水起。

31歲那年,甚至創造了8個月賺200億的奇跡。隨後登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

2014年,33歲的林奇進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2015年,他又躋身亞洲十大年輕富豪,排名第五。

之後幾年,這個年輕人一直在眾人的贊嘆里,一路高歌猛進。他是無數人艷羨的成功人士,前程無量。

可是他不知道,一股駭人的殺氣,正在向他逼近。

現在被控謀殺林奇的人,叫許垚。許垚本來是林奇的朋友。兩人同歲,都是1981年的。

被控謀殺的許垚,履歷非常光鮮。

被控謀殺的許垚,履歷非常光鮮。

這個許垚,履歷也非常光鮮。他本科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此後又到法國、美國留學,還是攻讀法律。博士畢業後,他曾在美國當過律師。後來回到國內,在一家大型集團任職法律顧問。

2017年5月,許垚來到林奇的公司,做首席風控官。

首席風控官,就是防止公司發生重大風險的人,這實在十分諷刺。

林奇千挑萬選找來的「首席風險控制官」,最後卻給他帶來了人生最大的風險。

林奇千挑萬選找來的「首席風險控制官」,卻帶來最大的風險。

林奇千挑萬選找來的「首席風險控制官」,卻帶來最大的風險。

在同事眼裡,許垚「很書生、很學院派」。「幾乎從來不發脾氣,即便下屬做錯了事,他也面帶書生氣的微笑,委婉地表達不滿。」「是每天開會都要西裝革履的那種,臉皮非常薄。」

而林奇對許垚也不薄。

給他開出的年薪,一度高達2000萬元。  

早期許垚也確實給公司出了不少力。當時,林奇打算收購劉慈欣的《三體》的影視版權。但因為劉慈欣早就賣給了別人,所以林奇遲遲拿不到。

許垚加入後,全權接手了這件事。結果順利解決了《三體》的版權問題。

林奇很高興,隨後組建了三體宇宙公司,讓許垚擔任CEO,負責《三體》IP的孵化和開發。

但事實證明,許垚在法律方面很專業,商業運營卻不行。

據說投資了20多個億,也沒搞出水花來。

恰好當時林奇公司經營受挫,利潤降低。  他擔心《三體》會因用人不當,而毀在自己手上。所以重新調整了許垚的工作。讓他保留CEO的職位,但不再負責具體工作,也減了人工。

有媒體報道說,林奇當時其實想裁掉許垚。但是礙於面子,沒有那麼做。

而這種調整,讓許垚心裡極度不滿。他開始想用惡毒的方式報復。

有媒體報道,許垚投毒的方式,非常狠毒。他從國外購入了一共100多份慢性毒藥,持續給林奇投毒。

有一次,許垚送給林奇一瓶30粒裝益生菌藥丸,其實是他精心準備的毒丸。他害怕林奇忘記吃藥,平時還假裝做出很關心的樣子,讓秘書督促林奇每日按時服用。

許垚是公司的核心高管,有林奇辦公室的指紋密碼。可以自由進出辦公室。

有人猜測,他可能也暗中在林奇愛喝的茶裏動了手腳。

總之,到林奇覺得惡心、頭疼,開始病發的時候。許垚的100多份毒藥已經基本投完了。

真是細思極恐。

你想,有一個你特別熟悉的同事,經常進出你的辦公室。而他處心積慮地想害死你。一邊跟你稱兄道弟,一邊慢慢地,持續地給你投毒。這多可怕。

警方調查發現,學法律出身的許垚,做事非常縝密。

為了規避風險,不暴露自己,他買了160多個手機號,在日本找人買了毒藥。而且,他還在上海青浦設有一處專門制毒的場所,平時自己配置各類毒藥。

這些毒藥,他經常先拿貓、狗等寵物做實驗。把寵物毒死後,才準備向人投毒。

案件發生後,有同事回憶起,許垚平時就喜歡讀巫醫、毒師題材的小說。他最愛看美劇《奪命毒師》,研究裡面的製毒過程。沒想到一天,他會把影視劇裏的橋段,用在了現實里。

美劇《奪命毒師》。

美劇《奪命毒師》。

而被許垚投毒的,還不止林奇一個人。還有一個公司副總裁趙驥龍,也遭遇了他的毒手。

因為當初林奇調整職務的時候,把許垚之前的工作,交給了更合適的人選——趙驥龍。所以許垚也對趙驥龍懷恨在心,給他也一起下了毒。

林奇出事後,趙驥龍被查出體內汞含量超標近10倍。而且是慢性中毒。甚至,妻子用他的杯子喝過咖啡,也被發現體內汞超標。導致母乳期的她無法繼續給孩子哺乳.

趙驥龍雖然沒被毒死,但也經歷了極其痛苦的治療。

更可氣的是,許垚為了投毒,做了充分準備。作為法律專業人士,他不僅堅持零口供,不肯交待他投毒的細節,還請了高級律師團隊。

說回林奇的發病。

2020年12月16日,林奇覺得身體不舒服,去醫院就診。起初還以為是普通感冒。

沒想到,醫生一查發現他身體情況非常糟。再仔細檢查,發現他體內有多種毒素。  其中包括汞和河豚毒素。醫生懷疑他應該是被人下了毒,趕緊報警。而警方迅速發現許垚有重大嫌疑,很快就控制了他。

內地警方通報案情。

內地警方通報案情。

當時,林奇身體迅速惡化。醫生逼切需要立刻知道他都中了什麼毒,好對症下藥。

可是許垚堅持零口供,堅決不肯說出毒藥的類型和名稱。導致林奇搶救多日,逐一排查,才識別出不同毒藥種類。

而這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富豪,也因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2020年12月25日晚,林奇體內毒性發作,內臟出血,心力衰竭,不幸身亡。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妻子,3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一個驟然陷入動蕩的大公司。

林奇去世後,他生前打拼下的游族大樓門口,很多人拿著鮮花來憑吊他。

今年年初,國產科幻劇《三體》在央視播出。很多人覺得忠於原著,反響不錯。 應該很少有人注意到,劇頭總出品人林奇的名字,加上了黑框。

《三體》劇頭總出品人林奇的名字,加上了黑框。

《三體》劇頭總出品人林奇的名字,加上了黑框。

林奇死後,警方發現,許垚不但處心積慮買毒、下毒,還提前做了大量精神鑒定的準備。  

他在網上查詢國內外因精神鑒定而避免處罰的判例。想利用這一身份逃脫法律懲罰。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就在10月31日上午,這起案件在上海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

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石墨限令將實施 日韓著急

2023年11月30日 19:04 最後更新:19:11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産國和出口國,一直以來以較低價格向國外出口石墨。面臨中國即將對石墨實施的出口管制,日韓正通過多種途徑確保重要電池原材料的供給,有韓國企業甚至投入「天文數字級別」的資金進行開發項目。

12月1日起,中國對特定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政策正式實施。連日來,多個國家和企業都在作出密集調整。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網站11月27日報道,日本企業開始推進電池原材料的多元化供應,並强化國産化能力。韓國電池企業也不得不面對原料供應無法擺脫中國優勢産業鏈的事實。

中國企業正在生産石墨産品。

中國企業正在生産石墨産品。

「富士石墨工業」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的公司,主要業務是將從中國進口的石墨加工後,再將相關産品提供給電池産業鏈下游的製造商。NHK網站報道稱,為應對中國政府有關石墨的出口管制,該公司將11月份從中國進口的石墨量增加到往年的1.5倍,以確保在短期內有足量的庫存。「富士石墨工業」表示,未來仍會爭取從中國獲取石墨,但也會根據情况變化考慮從非洲進口。

日本一家民間智庫的首席研究員江藤名保子在接受NHK採訪時分析稱:「從事進口或加工石墨業務的日本企業要考慮使其供應鏈多元化,例如從中國以外的國家進口。」

《日本經濟新聞》稱,三菱化學集團一直從中國進口石墨,並在香川縣的工廠生産負極材料。負極材料是約占電池成本14%的核心材料,去年中國負極材料産量占全球的96%,全球前10名負極材料企業基本都是中企。如果石墨進口受阻,該公司考慮與在莫桑比克和挪威生産石墨的澳大利亞公司合作,尋求多元化的採購途徑。

日産汽車表示,雖然目前電池供應並沒有受到影響,但已經通過供應商增加石墨庫存,並在考慮從其他地區採購電池關鍵材料。隸屬松下集團的電池業務公司松下新能源正在與加拿大的石墨公司進行共同研究,以實現負極材料的大規模生産。

韓國企業也在加快尋找替代供應。據韓國《先驅經濟》報道,韓國L&F公司正在大丘建設一座新電池負極材料工廠,期望减少對中國電池供應鏈的依賴。

《日本經濟新聞》援引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稱,隨著對電動車的需求快速增長,2022年石墨産量較上一年增長15%。其中,中國占據生産總量的70%,人造石墨的産量也很大。一直以來,中國以較低價格向國外出口石墨。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佐藤登分析稱:「石墨採購成本上升已不可避免,企業如何在承擔成本的同時保持競爭力是焦點。」

中國是石墨供應大國。

中國是石墨供應大國。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11月2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産國和出口國,其他電池原材料也有很大市場優勢。日韓電池企業市場集中度較高。中日韓三國在全球電池領域「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目前相對穩固。中國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目前其他國家難以追趕。

《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學部白井教授的分析稱:「全球貿易和生産供應鏈已經形成。然而,無論是中美競爭還是俄烏衝突,人們都在重新意識到地緣政治的巨大風險。」

日本政府嘗試通過外交途徑確保重要電池原材料的供給。日本經濟産業省在2023年度的修正預算案中撥款2600億日元(約合138億港元),用於援助致力於人造石墨國産化的日本公司。日本政府還將加强與擁有資源的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在韓國,POSCO Future M是唯一一家同時生産陰極和陽極材料的公司。目前,POSCO Future M正在浦項建設一座産能為1萬噸的二期人造石墨工廠,預計將於明年下半年竣工。此外,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再增建一座工廠。

除石墨外,中國政府已於8月1日加强了對稀有金屬鎵和鍺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理。NHK稱,三菱化學集團表示,面對鎵原料供應問題,公司計劃先以目前的庫存應對,未來將努力尋找其他國家替代供應。

日本企業不僅對中國出口管制範圍內的原材料分散採購,還在通過其他方法應對。關東電化工業正在試驗使用南美等其他地區的化合物解决電池原料需求;住友金屬礦山與電池回收公司開展了從廢舊電池中回收鋰的實驗。

「中國壟斷全球電動車供應鏈,韓國企業處於四面楚歌境地,」韓國《亞洲經濟》29日的報道稱,有觀點認為,中國在電池原材料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美國《通脹削减法案》和歐洲《關鍵原材料法案》的影響下宣布退出中國的韓國企業幾乎不可能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發展。此外,雖然韓國企業投入了「天文數字級別」的資金進行電池原材料開發項目,但由於中企的價格競爭力,預計將難以保證盈利。

《亞洲經濟》的報道還提到,全球最大鋰生産商美國雅寶公司近日宣布放弃對澳大利亞一家鋰生産商的收購。目前雅寶在全球鋰市場的份額為13%,作為單一公司排名全球第一。然而,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高達63%,中國在電池原材料方面實際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雅寶公司表示:「由於礦産價格下跌,公司已經撤回投資計劃,第一名的位置也可能被中企奪走。」

韓媒稱,美國希望通過《通脹削减法案》奪取全球礦産霸權的意圖很强烈,但現實却是全世界很難找到沒有受到中國産業鏈影響的礦産國。如果想找一個在礦産地擁有生産網絡,並且價格有競爭力的投資項目,那麽最終很有可能是與中國公司合作。有業內人士擔心,如果美歐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失效,韓國主要電池企業目前對美國和歐洲的大規模投資未來可能打水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