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曾被中國逮捕的兩個加拿大間諜鬧內訌 證明北京當日的指控是真的

博客文章

曾被中國逮捕的兩個加拿大間諜鬧內訌 證明北京當日的指控是真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曾被中國逮捕的兩個加拿大間諜鬧內訌 證明北京當日的指控是真的

2023年11月20日 13:20 最後更新:13:32

曾被中國逮捕的兩名加拿大間諜,在回國後居然鬧內訌了!而且這一鬧,不僅把大量兩人涉及的案情曝光了出來,更證明北京當日的指控是真的,把當日否認他們是間諜的加拿大政府的臉都給打腫了!

2018年,在華為公司的高管孟晚舟遭加拿大政府非法扣押的那段時間,我國的執法部門曾逮捕了兩名涉嫌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加拿大人,一個叫康明凱,一個叫邁克爾。

然而,儘管兩人很快就對我方認罪悔罪,但加拿大從政府到媒體,乃至兩人的家人,還有其他美西方媒體,卻都堅稱兩人不是間諜,是被「冤枉」的。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甚至還在兩人被我方羈押滿1000天的時候,煽動加拿大民眾通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館給兩人寫信,去支持他們。

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當日曾煽動加拿大民眾,透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寫信給兩人去支持他們。

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當日曾煽動加拿大民眾,透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寫信給兩人去支持他們。

但恰恰也是這家《環球郵報》,如今卻曝出了一個大猛料:這倆人確實曾在中國從事過間諜行為的活動。這個大猛料,是因為兩人起了內訌,那個邁克爾起訴康明凱和加拿大外交部,才被披露出來的。

到底怎麼回事呢?根據《環球郵報》的報道,邁克爾在訴狀中控訴說,他當年之所以會被中國政府逮捕,是因為他被康明凱以及加拿大外交部給騙了。當時,他曾經把他在中國期間瞭解到的朝鮮方面的一些情報,分享給康明凱,而康明凱雖然曾經供職於加拿大外交部,但當時自稱已經離職,並在一家國際關係智庫就職。

可是邁克爾萬萬沒想到,康明凱居然不僅仍然和加拿大外交部有聯繫,而且加拿大駐華大使館一個專門從事情報工作的部門也將他視作「情報資產」,結果邁克爾給康明凱的信息,就這樣被康明凱通報給加拿大駐華使館,最終傳遞給了那個加拿大所屬的「五眼聯盟」情報網絡。

加拿大《環球郵報》的報道。

加拿大《環球郵報》的報道。

面對邁克爾的具名指控,加拿大政府目前仍然在拼命否認,稱康明凱是加拿大間諜的說法是「謠言」。

因為一名曾經在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工作過的前外交官就直言不諱地對《環球郵報》透露,儘管加拿大駐華大使館那個從事情報工作的部門,並不屬於加拿大安全情報局這個加拿大的正牌間諜機構,但這個部門蒐集的情報,對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而言,一直是「很有價值」的。所以這名前外交官說,也難怪中國方面會將康明凱視作間諜。

而另一名同時認識邁克爾和康明凱的人士更表示,他認為邁克爾在面對專門找上門來套取他情報的康明凱時,確實「太過天真」了。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當年中國對邁克爾和康明凱指控的罪名,指邁克爾是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情報罪,指康明凱是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可以說是非常準確了。現在回看加拿大《環球郵報》當日叫人營救邁克爾和康明凱,就相當諷剌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泰國全球力推「陸橋項目」 總理親自推銷 它能替代馬六甲海峽嗎?

2023年11月28日 10:06 最後更新:10:20

泰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建設連接春蓬府與拉廊府的陸橋港口項目,據指該項目可安全繞過馬六甲海峽,一旦建成將重塑東南亞的經濟格局。

為此,外界普遍對中國公司的相關動向表示關注。有分析指出,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如果想參與其中,必須經過仔細研究、評估和觀察。

泰國總理賽塔。AP圖片

泰國總理賽塔。AP圖片

根據泰國《民族報》報道,在出席本月早些時候於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泰國總理賽塔親自推銷「陸橋項目」,並與美國企業進行交流。

賽塔稱,「陸橋項目」旨在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望降低運輸成本、縮短運輸時間,同時確保安全。這個預計耗資1.4萬億泰銖(約合31,217億港幣)的基礎設施項目,將在泰國南部春蓬府和拉廊府各建造一座深水碼頭,並修建90公里的公路及鐵路將兩座碼頭連接起來。項目將在2025年開始招標和施工,建成後將連接泰國灣和安達曼海之間的航運,為當地創造28萬個就業崗位。

賽塔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也曾表示,「陸橋項目」能夠為馬六甲海峽提供替代選項,可減少6至9天的運輸時間,為每年價值超過38萬億美元的全球貿易提供一條新的東西向通道。

目前,有亞歐之間的海運基本上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外界擔心,馬六甲海峽未來可能會「不堪重負」。泰國政府正在評估「陸橋項目」的可行性,計劃向法國、沙特阿拉伯和中國等潛在投資者做進一步推介。

在泰國政府的積極推介下,已有包括甲骨文、亞馬遜在內的十餘家美國公司對「陸橋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德國新任駐泰國大使拉赫爾曾在本月稍早前對泰國政府官員表示,他將遊說德國商界投資該項目,不過,「德國之聲」認為,德國參與的可能性「有限」。

多數分析人士預期,該項目大部分資金將來自中國,因為中國是東南亞基礎設施項目的最大投資者。不過,《南華早報》報道稱,至少目前中國對泰國的這一項目興趣不大。

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稱,中國尚未確信可以從該項目中獲得什麼。如果是為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北京已斥巨資與俄羅斯聯合建設「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還有聲音認為,中國政府今後將把「小而美」的項目作為對外合作優先項目,因此可能不會急於在短期內參與大型項目。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該項目本身是一個戰略性項目,建成之後將對地緣政治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最重要的影響在於衝擊馬六甲的地位,也有可能破解馬六甲困局。在此背景下,想要建成該戰略性項目需要相關國家政局保持高度穩定。而且由於涉及多方利益,該項目想要開始興建並不是那麼容易。

泰國周邊國家又是如何反應?

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表示,「陸橋項目」雖然可以縮短一些船隻的通行時間,但所需成本可能比馬六甲海峽更高,「具體節省的時間也將取決於許多因素」,如卸載貨物、將貨物運過陸橋並裝載到另一端等待船隻上所需的時間。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表示:「馬來西亞必須堅定不移地提高其港口的競爭力和生產力,而不是擔心泰國的『陸橋項目』。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在效率、應變能力和生產力方面提高自己。」

在泰國國內,「陸橋項目」也面臨一些不同聲音。首先是巨額資金投入對泰國財政造成的壓力。其次,在建設過程中可能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素里亞就表示,新項目面臨反對意見是很自然的事情,他有責任通過傾聽和解釋來消除疑慮,以增進公眾的理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