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醫學院:每4名兒童及青少年有1人患精神病 常見過度活躍症焦慮症等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每4名兒童及青少年有1人患精神病 常見過度活躍症焦慮症等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每4名兒童及青少年有1人患精神病 常見過度活躍症焦慮症等

2023年11月29日 10:51 最後更新:12:44

中大醫學院分別就兒童與青少年、以及長者的精神健康狀況展開調查,發現近兩成半受訪兒童及青少年在過去一年,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即每4名兒童及青少年就有1人患有精神病。當中約一半人有兩種或以上精神疾病,較常見為過度活躍症、品行障礙、焦慮症及抑鬱症。

調查在2019年至2023年進行,共訪問約6千名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另外亦訪問4800多名長者、當中約500人居於院舍。

調查發現,近4%受訪兒童及青少年過去一年曾想過自殺;其中約8%受訪中學生表示有意輕生,2.3%人曾經輕生,中大形容情況響起警號。另外約1成受訪兒童及青少年指,有睡眠失調問題。

中大分析,涉及的常見風險因素包括父母有明顯臨床情緒困擾、兒童及青少年自身睡眠失調、面對學業困難,而非華裔青少年有較高風險患焦慮症。另外亦發現,近半數照顧者不願意尋求專業協助。

長者方面,調查顯示,約兩成受訪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另外約7成安老院內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部分患者的照顧者有焦慮及抑鬱等情緒問題,但未有正視。中大建議,應鼓勵長者參與社交,及早介入延緩長者認知障礙病情惡化。

中大醫學院聯同大灣區10間醫院進行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子女患上情緒問題風險,高於非患者子女,他們在童年時出現問題的風險,亦是同齡非患者子女的2倍,且較易患上晝夜節律失調。

中大研究氖現,躁鬱症患者子女患上情緒問題的風險,高於非患者子女。 (示意圖)

中大研究氖現,躁鬱症患者子女患上情緒問題的風險,高於非患者子女。 (示意圖)

研究團隊招募了191名父母患有躁鬱症的子女,同時也招募202名非躁鬱症患者父母的202名子女作對照組,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患者的子女踏入12至18歲的青少年時期後,為同齡人士出現生理時鐘紊亂風險的4倍、社交焦慮風險的7.5倍。團隊指,有關發現有助了解高危群組的精神病理症狀演變情況。

團隊研究亦發現,躁鬱症病人的子女較易患上晝夜節律失調。研究顯示,躁鬱症子女夜間的退黑激素分泌不足,他們較非患者的分泌速度慢,以致入睡時間延遲。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表示,市民應該及早在青少年時期,鼓勵這類高危群組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模式,避免在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有需要時應就焦慮和情緒症狀進行認知行為介入治療。

左起: 中大精神科學系博士畢業生封紅亮、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中大精神科學系名譽博士後研究員雷彬斌

左起: 中大精神科學系博士畢業生封紅亮、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中大精神科學系名譽博士後研究員雷彬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