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央視截圖
習近平指出,稱 2023年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中國2023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新華社圖片
他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守住耕地,堅決整治亂佔、破壞耕地違法行為;要強化科技和改革,為農業現代化增動力、添活力。要抓好災後恢復重建,全面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國家主席習近平。 資料圖片
會議強調,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把握好工作時度效。
應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6月16日)至星期三(6月18日),到哈薩克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資料圖片
央視新聞報道,兩年前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中國西安成功舉辦,中國與中亞元首會晤機制正式建立。今次中國與中亞五國領導人齊聚阿斯坦納,將透過峰會進一步鞏固互信基礎,凝聚合作共識,深化戰略對接,推動各領域合作提質升級,為構建更緊密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正能量,因此峰會意義重大,各界高度期待。
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韓春霖。外交部資料圖片
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韓春霖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和地區形勢中的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中國與中亞國家堅持睦鄰友好、團結攜手、深化合作、共同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將為地區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為地區和平穩定增加確定性。
哈薩克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說,目前中亞國家和中國之間合作領域非常廣泛,深入並富有成效,希望這次峯會能延續2023年5月, 西安峰會所開啟的良好勢頭, 進一步加強政治、經貿、 文化、
人民等各領域的合作。
哈薩克駐華大使努雷舍夫。網上圖片
央視新聞報導,今次中國和中亞五國領導人齊聚阿斯塔納,將會透過峰會進一步鞏固互信基礎,凝聚合作共識、深化戰略對接,推動各領域合作題則升級,為構建更緊密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正能量。報導又說,中國和中亞五國已經實現三項全覆蓋,分別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簽署,以及雙邊層面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中國和中亞國家政治互信的高度,睦鄰友好的深度、無實合作的廣度,
新華社就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得到中亞國家普遍認同,雙方亦在合作當中積極踐行,從聯合打擊三股勢力,和法國有組織犯罪,到堅決反對外部干涉及擦動顏色革命,中國和中亞國家著力破解地區安全困境,為地區百姓安居樂業築起牢固屏障,有力維護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