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室內設計師闖出名堂、97歲成了模特兒的美國「時尚偶像」阿普菲爾(Iris Apfel)1日與世長辭,享年102歲。
示意圖。設計圖片
阿普菲爾的經紀人賽爾(Lori Sale)證實她去世的消息,但未說明死因。近300萬人追蹤的阿普菲爾官方IG帳號,周六(2日)也發布一幀她身著黑色華服、戴著招牌大眼鏡、佩掛超大手鐲的照片。
這則訃聞吸引將近8萬網友留言,超過81萬網友按了愛心圖案致意,包括美國服裝設計師湯米席爾菲格(Tommy Hilfiger),他讚美阿普菲爾是織品與時尚界的「創新者、領導者」,必將「名留青史」。
AP圖片
愛普菲爾的IG帳號前一天還發了慶祝4年一度閏日的圖文,她自稱26歲,實際年齡已「102.5歲」。
1921年8月2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猶太家庭的阿普菲爾,學生時代修習藝術史,專攻室內設計,尤以織品見長。她投入室內設計工作好幾十年,曾參與白宮修復工程,許多名人都是她的客戶,包括影星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彩妝女企業家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1980年代至1990年代名氣達到巔峰,事業非常成功。
AP圖片
2014年她成了名導梅索斯(Albert Maysles)的紀錄片《時尚天后的繽紛人生》(IRIS)主角,當時她已94歲,她的風格是影片一大主題。
阿普菲爾曾說:「我不漂亮,我永遠也稱不上漂亮,但這不重要,因為我有更好的東西,就是風格(style)。」她強調,風格與時尚是兩碼子事,花錢就能變得時尚,但風格代表原創力與勇氣。
AP圖片
法國年輕人掀起買A貨潮流,個個著LV、Gucci但無一件係真貨:假貨做工以假亂真,何必多花冤枉錢?
年輕人掀起買A貨潮流
據外媒報道,根據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在2023年做的一項研究顯示,近三成(29%)15至24歲的法國年輕人坦言,自己買過假貨。而在2019年時,這一數字還只有14%。五年不到,買假貨的年輕人翻了一倍!
年輕人戴著Louis Vuitton的圍巾、Gucci的帽子、Prada的包包,他們知道自己買的都是假貨,但毫不在意,「我買的就是假的,但性價比高,我有時還會和我媽媽一起去買」、「外套是假的,但LOGO是真的,所以很難看出來」,甚至有人覺得,買假貨已經成了一種社交手段,「這是一種融入大家的好方式,大家都在穿,穿著名牌仿品反而更容易獲得認同感。」
假貨做工逼真 沒必要多花錢
年輕人並非完全負擔不起正品,而是覺得:假貨和真貨差不多,何必多花冤枉錢?在男生群體中特別受歡迎的Dior的灰色或白色運動鞋,仿品外觀逼真,做工、材質都能以假亂真,但售價僅為正品的七分之一;原價高達1400歐元(約11889元港幣)的Goyard手袋,山寨版只需20歐(約169元港幣)就能收入囊中,乍一看幾乎完全一樣。
與此同時,網上購物的興起更是讓假貨快遞到家,年輕人輕鬆網上下單,不出幾天就能收到自己鍾愛的「高仿潮品」。
Getty示意圖
假貨廠商有完整工序
有賣家表示,自己在海外經營著一家仿冒奢侈品服飾的批發公司。每月會斥資2至3萬歐元專門購買正品,目的就是為了分析面料、顏色、剪裁,確保仿製得更為逼真,每年都會向世界各地發送數以萬計的商品。這些假貨廠商的生產流程堪稱專業,他們使用專用機器來確定重量、編織、圖案和顏色,而負責制作的工人是按月領工資,而不是按件計酬,以此來確保品質上乘。
Getty示意圖
假貨交易猖獗 有人明知是假都要買
數據顯示,假貨交易已佔據全球貿易總額的2.5%,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在2023年6月中旬發佈研究報告也顯示,有近三成(31%)的歐洲人認為,當正品價格過高時,購買假冒產品是可以接受的,更有13%的人坦言自己在過去一年內「明知是假,仍然購買」。
面對假貨的存在,法國製造商聯盟也正在努力保護品牌的利益。Unifab已與各大電商平臺展開合作,通過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加強產品追蹤。比如,一些奢侈品已開始在商品上加入二維碼,消費者只需掃碼即可驗證商品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