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份財新通用服務業PMI升至52.7,較上月提升0.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服務業經營活動已連續15個月保持擴張。
不過,3月份擴張率雖略有提速,但仍然低於歷史均值。
可喜的是,隨著近期經營活動增長,服務業企業信心受到鼓舞,繼續看好未來12個月的經營前景,樂觀度在3個月來首次恢復上升,企業預期新產品發布、擴張計畫和客戶預算增加等因素,將有助促進銷售。
AP圖片
與此同時,3月份服務業價格壓力普遍放緩,雖然原料、勞動力和運輸費用仍有上揚迹象,導致平均投入成本繼續上升,但3月份升幅已進一步低於長期均值。
至於中國3月份財新通用紑合PMI,也升至52.7,較2月份提升0.2個百分點,刷新去年6月以來新高,也是中國企業活動總量連續第5個月保持增長。
中國1月份財新製造業PMI錄得50.1,遜預期並低於去年12月的50.5,但仍高於50的臨界值,顯示製造業景氣度連續第4個月改善。
AP圖片
有關數據顯示,踏入2025年中國製造業輕微擴張,隨著更大量新訂單流入,製造業產量也加速增長,採購量與庫存量皆相應上升。企業信心有改善,只是對用工仍然謹慎,用工量的下降速度接近5年來最快。
儘管投入成本保持穩定,製造商為支撐銷售而選擇降價,導致製造業產出價格加速下行。
事實上,今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產量已連續第15個月保持增長,增速亦超過去年12月,新訂單指數也連續第4個月維持擴張區間。
AP圖片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總體而言,1月份製造業供求增速加快,物流運轉流暢,企業主動回補庫存,購買量繼續增加。挑戰則主要來自就業的大幅收縮、外需不振、價格水平低迷。
他指出,去年9月起陸續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顯效,助推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在新的一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效果或邊際放緩。
他進一步表示,海外政策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出口環境或會惡化,將是中國經濟要面臨的巨大挑戰,宏觀經濟政策對此應做好充份準備,並根據客觀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能力意願有待提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應是政策著力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