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東部、南部戰區同時開弓: 搭載630艦炮的「近海輕騎兵」 南海模擬擊沉敵方船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東部、南部戰區同時開弓: 搭載630艦炮的「近海輕騎兵」 南海模擬擊沉敵方船隻

2024年05月26日 13:01 最後更新:13:54

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日在台海周邊多地舉行「聯合利劍-2024A」演習,預演了一次對台獨打擊的六步曲,分別是進、圍、鎖、擊、毀,斷,軍演烈度和深度超乎外界預料,同時,這次演習是即時就地啟動模式,顯示了軍隊的備戰狀態和應付突發的能力。

東部戰區開弓之際,南部戰區的動向值得關注,5月25日,南部發布消息和影片,顯示一支導彈快艇隊近日進行一連三日的演練,包括艦炮射擊、防空和反導等。演習期間,模擬有敵方船隻接近,快艇隊開火將它們擊沉。

這次南部戰區的演習中,演練中,22型導彈快艇作為演練的主角,憑借其卓越的隱身性能、高速機動能力和強大的火力配置,在演練中大放異彩。

先看看演習的內容:導彈快艇編隊剛剛抵達任務海區,雷達戰位元便發現不明空中目標,高速向編隊接近。編隊各艇立即拉響戰鬥警報,迅速組成防空隊形展開火炮抗擊。

空中「敵」情剛剛解除,編隊再次接到「航行海區有『敵』武裝偵察船活動」的通報,編隊各艇快速調整航向、航速,向任務海域機動,對目標實施綜合火力打擊,目標被成功「擊沉」。

在連續三天的海上演練中,編隊戰鬥警報頻頻拉響,艦炮應用射擊、釋放煙霧、應急處置等多個實戰化課目快速切換,隨機組合,艦艇指揮員實際使用武器能力和官兵應急處置水準得到進一步強化,有效提升了單艇及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

南部戰區海軍某導彈快艇大隊李帥表示,此次演練緊貼使命任務需求,開展「背靠背」實戰化對抗演練。演練中,採取臨機下達「敵」情的方式展開,不斷核對總和錘煉官兵實際使用武器能力和應急處置水準。

演習中有兩大亮點值得關注,第一就是模擬有敵方船隻接近,快艇隊開火將它們擊沉;第二就是22型導彈快艇成主角。

近期以來,美國鼓動菲律賓在南海島礁不斷挑釁,美國並沒有親自落場,而菲律賓方面的裝備並不是先進武器,甚至有更多時候,是武裝的「漁船」進侵擾,630艦炮(6管30毫米近防炮)應對不單卓卓有餘,而且成本不高,而22型導彈快艇上就安裝了一具630艦炮,每分鐘射速高達4000發。

因此也令外界重新關注這款「近海輕騎兵」,正正是可以成為守衛南海的衛士。

據《大公報》,在新型全隱身艦出現之前,22型導彈快艇,是中國海軍隱身性能最強的艦艇,也是海軍現役航速最快的艦艇,被譽為「近海輕騎兵」。

22型艇2004年正式服役,體型小巧,全長僅42.6米,滿載排水量220噸,但具有強大的對海打擊、對空防禦火力,包括安裝有2座4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以及1具6管30毫米近防炮,每分鐘射速高達4000發。

22型艇是中國海軍第一型穿浪雙體型船體的導彈艇。不僅可提高航速、抵抗風浪、保持穩定性,而且將發動機排氣口安裝在在兩個片體中間,將廢氣排入海水冷卻,降低了紅外特徵。

艇身外部採用大傾角、多面體設計,鷹擊-83發射裝置也採用了繭式包裹,駕駛室窗沿採用鋸齒形設計,有效分散雷達反射波。艇體覆蓋了隱身吸波塗料,進一步減少雷達波強度。

同時,22型也是第一種使用噴水推進器的水面作戰艦艇,雙體結構的2個片體下方,共安裝了4具高功率的柴油動力噴水推進器,相比螺旋槳降低了噪音。最高航速達到50節,遠遠高於其他水面艦艇。在近海執勤、處置突發事態時,較之航速28節的056A型護衛艦,可更快速抵近目標海域。

由於體型小,22型艇可進行原地迴旋、橫移操作等高難度動作,快速打擊、快速轉移、快速回撤。多艘22型可同時多方向隱蔽突防,以鯊群戰術發動發起飽和攻擊。

面對近期,美國鼓動菲律賓在南海島礁挑釁,這次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近乎同期進行大規模演習,在現代軍事戰略中,多區域同步訓練是核對總和提升軍隊綜合作戰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在不同區域進行實彈演習,不僅可以檢驗部隊的實戰能力,還能展示軍隊的快速部署和協調能力,確保在必要時能夠有效同時應對各種安全挑戰。直白一點,就是告訴華盛頓和五角大樓,解放軍有能力同時應對美國在南海和台海的搞局。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久等了,布基納法索! 90輛中國戰車抵達 盛大典禮擺滿機槍

2024年06月13日 12:18 最後更新:12:27

近日,布基納法索為慶祝中國武器順利交付,舉行了盛大的儀式,現場畫面相當震撼。

據軍事專欄「兵器誌」分析,從現場畫面來看,至少有50輛CS/VP14防雷車和40輛VP11防雷車,以及大量輕型武器,如通用機槍、高射機槍、狙擊步槍等。

這些裝備標誌著中布軍事關係中的又一里程碑,同時也展示了中國武器在非洲市場上不斷增長的影響力。

布基納法索國防部長庫利巴利指出,這批裝備僅是四批交付計劃中的第一批,總裝備數量的大約20%。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布基紗法索首次從中國接收軍事裝備。

早在今年1月,該國已經接收了包括CS/SM1迫擊炮運輸車、WZ551輪式步戰車和WMA301坦克殲擊車在內的一系列裝備。

布基納法索對這些中國製造的軍事裝備表示高度滿意,特別是CS/VP14和VP11防雷車,這兩種車輛已成為中國武器在非洲的標誌性産品。

VP11防雷車在科特迪瓦、加蓬、馬里等多個非洲國家的軍隊中已經廣泛服役,而CS/VP14也在肯尼亞等國廣受歡迎,憑藉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贏得了衆多非洲用戶的認可。

這兩款防雷車雖然底盤都為4X4,但根據車身尺寸不同,可以適應多種任務需求。CS/VP14能搭載11名成員,而VP11則適合搭載7人,二者均能抵禦10公斤高爆炸藥的攻擊,顯示出其卓越性能。

將VP14和VP11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使用的VP3防雷車進行比較時,無論是從顔值還是性能上,新型防雷車都實現了顯著提升。此外,它們已經通過了市場的檢驗,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和功能。

實際上,防雷車的流行起源於2001年阿富汗戰爭後期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消耗戰。大量的路邊炸彈讓美軍防禦困難,促使美國研發專門的防雷車來應對這種威脅。

防雷車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城市治安戰、巷戰、武裝巡邏和日常武裝管理等,屬於防禦性的裝備。在多數非洲國家政局不穩、城市治安狀况惡劣的背景下,防雷車能够有效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

儘管解放軍並不廣泛使用防雷車,中國仍在過去十餘年投入資源進行研發,主要針對外銷市場和部分維和部隊的需要。

初期開發的VP3防雷車在設計上可能欠缺美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防雷車在外觀和性能上都取得了巨大進步。

鑒於這些車輛的造價和功能,對美制防雷車價格不菲但又迫切需要此類裝備的非洲國家來說,中國製造的防雷車成為了他們的首選。依據歷史經驗看,中國裝備在價格和性能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促進了中國防雷車在非洲市場實現更廣泛的流行。

這些年來,非洲的軍事格局,經歷了不小的變化。布基納法索進一步向東看,僅僅是這一變革中的一個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布基納法索與許多非洲國家一樣,曾是法國殖民地。這段歷史不光體現在文化和語言上,更深層次地影響了這些國家的軍事建設。

長期以來,法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對這些曾經的殖民地國家的軍隊設備供應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近年來隨著非洲國家獨立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身安全戰略重新評估的需求,這種情况正在發生變化。布基納法索的行動,無疑是對過往依賴西方軍事支持模式的一種挑戰。

布基納法索的軍隊規模雖小,但其武器裝備的多樣性,却凸顯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後勤支持與維護的複雜性。從法國到美國,再到巴西和土耳其,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微縮的聯合國軍火庫。

每一種裝備的引進,都代表了一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政治考量。然而,後勤支持的高度複雜化,無疑給軍隊的日常維護和操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出現可謂是布基納法索的一綫光明。接收的中國兩款防雷車,雖然數量不多,但在布基納法索的軍事裝備體系中,已經算是較為重要的補充。

而這,只是中非友好交往的其中一環。

幾個月前,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其陸軍參謀長成里哈中將率團訪華,對解放軍殲-10戰鬥機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軍事技術和裝備正在非洲大陸上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