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按月升0.2個百分點,按年回落0.1個百分點。
AP圖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就業總量壓力仍然存在,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未來要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視為重中之重,但隨著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新質生產力加快催生就業崗位,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總體平穩。
內地首7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3.6%,增幅少於首6個月的3.9%。劉愛華提到,有關數據增速回落,是受到極端強降雨和高溫天氣制約建築施工等影響,但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繼續推動投資規模擴大。
她認為,政府投資的放大效應將持續釋放,企業效益逐步改善,亦有利民間投資意願和能力恢復。
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1%,連跌4個月,但好過預期。扣除食品及能源後,5月核心CPI按年升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0.6%。首5個月平均CPI跌0.1%。
AP圖片
資深經濟學家林樵基認為,內地刺激經濟措施需時數月甚至半年才會見到效果,而下半年有較多節日或假期,內地居民旅遊及服務業價格或上升,有望帶動通脹。至於能源價格已漸趨穩定,相信未必會再導致通縮。
他認為,今年通脹率未必達到2%左右的目標,估計較大機會介乎0.5%至1%。
至於內地上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3.3%,跌幅擴大0.6個百分點,創22個月最大跌幅。林樵基指出,全球經濟下滑,拖累大宗商品價格。他預期,PPI下行壓力將收窄,但競爭激烈導致廠商難以大幅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