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香港電台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2024年09月15日 10:18 最後更新:10:50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最新研究顯示,去年本港年青人自殺情況較前一年更值得關注,特別是15歲或以下女生增幅令人憂慮,由2022年的兩人大幅增至去年16人,年輕化情況也是一個很大挑戰。研究發現自殺學童並非單一問題,可能與學校壓力或家庭狀況有關,不少個案來自單親或離婚家庭,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參與。

葉兆輝在一個電台節目說,希望社會不要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視作對等,研究顯示10宗學童自殺個案,只有4成有抑鬱情況,需要全面採用公共衞生方向應對。對於「三層應急機制」正進行檢討,他說一個有效的支援系統,能夠令老師、校長有信心和能力處理學童自殺問題,但檢討後的應對方向仍需要討論。他又認為當局需要虛心全面檢討相關政策,深究有關問題,形容如果只忙於清理弄濕的廚房,但忘記關水喉,所有人也會很忙亂。

出席同一節目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認同機制對學校有很大幫助,但令人覺得並非應急就毋須使用,建議避免只收窄針對「應急」個案,將機制恆常化。

她指出,教育界正努力嘗試新的教育方法,透過科技互動學習取代以往的單向教授,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另外,在課業評估方面,她任職的學校本學年開始減少考測評估次數。

何玉芬又說,很多家長理解不應該安排子女參與過多課外活動、甚至為年幼子女同時報讀幼稚園上午班或下午班,但其他家長經常在社交群組討論,導致有家長因而受訊息影響,與其他人比較,令子女壓力大增,因此建議家長避免投入家長群組訊息,或直接「狠心」退出群組。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有六成源自亞洲,而亞洲市場,尤其內地市場為有意在環球貿易格局中拓展版圖的企業提供獨特機遇。

丘應樺在法國時間星期二,在當地最後一日訪問。他在巴黎出席由法國商務投資署舉辦的中國論壇,向當地商界推廣香港作為進入亞洲和內地市場門戶的優勢和獨特角色。他在論壇上致辭提到,香港作為連接海外投資者和內地市場的「超級聯繫人」,是法國企業開拓內地市場的理想跳板。

丘應樺表示,香港去年的貿易總額達13500億美元,是全球第五大貿易經濟體,而每年均有大量內地與世界各地的貿易經香港進行。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下,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可以最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他鼓勵法國商界在香港設立公司,通過CEPA的優惠政策拓展內地市場,法國企業更可利用香港作為亞洲地區的營運基地,進軍東南亞市場。香港亦正深化與中東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的貿易關係,並探索中亞地區,以拓展新興市場。他說在歐盟成員國中,法國是香港第三大商品貿易及第二大服務貿易夥伴。他相信香港與法國的貿易潛力甚大,可發揮協同效應和達致互利共贏。

在巴黎期間,丘應樺亦禮節性拜會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陳棟,介紹香港的最新經貿發展,以及多項新舉措包括減免烈酒稅以推動烈酒貿易。

丘應樺於法國時間星期三啓程返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