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克龍:特朗普將動用關稅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   歐洲或面臨分裂  

博客文章

馬克龍:特朗普將動用關稅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   歐洲或面臨分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馬克龍:特朗普將動用關稅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   歐洲或面臨分裂  

2024年11月14日 11:02 最後更新:11:13

當地時間11月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場有關歐洲競爭力的小組會議上發表講話,警告歐洲有可能因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而分裂,同時陷入與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馬克龍更特別提到,美國可能透過對華徵收高關稅來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

據彭博社報道,馬克龍表示,下屆美國政府「將繼續非常有力地保護市場,冒著拆解歐美之間價值鏈的風險」,我們顯然正在進入一個『關稅戰』的世界。」

馬克龍警告說,美國可能透過對華徵收高關稅來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AP資料圖片)

馬克龍警告說,美國可能透過對華徵收高關稅來迫使歐洲和中國脫鉤。(AP資料圖片)

特朗普先前提出對所有來自國外的商品徵收10%至20%關稅,這可能影響到歐洲依賴出口的產業和國家,如汽車和化學品。歐美的「爭執清單」包括拜登政府提供的「綠色補貼」、鋼鋁稅,以及波音和空中巴士之間的長期競爭。

先前歐盟在法國等國的「慫恿」下,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這加劇了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此後,中國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這被認為是針對法國干邑白蘭地的反制措施。

與歐洲央行前行長、意大利前總理馬里奧(Mario Draghi)一起發表講話時,馬克龍說:「馬里奧提出的一個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知道我們將如何陷入與中國的『貿易戰』,因為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是,每個人都可能被徵收關稅。」

他補充說,美國可以通過「對中國徵收非常高的關稅」,迫使歐洲人更快地與中國人分開(脫鉤),但同時又告訴歐洲人——如果你更自滿,我們就會對你徵收關稅」,「到那時,歐洲人之間就會有分裂的風險,這取決於行業利益和不同國家的利益,其中一些國家非常依賴中國市場。」馬克龍說:「其他更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則會更快地屈服於美國聯邦政府可能施加的壓力」。

事實上,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歐洲國家之間已產生分歧,德國及其汽車製造商強烈批評此舉措,其他一些國家也紛表反對。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曾稱,產能過剩和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商品的國家將繼續威脅歐洲。(AP資料圖片)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曾稱,產能過剩和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商品的國家將繼續威脅歐洲。(AP資料圖片)

在馬克龍發表講話的同一日,德國總理朔爾茨也「隔空」警告稱,產能過剩和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商品的國家將繼續威脅歐洲。朔爾茨在柏林舉行的一場鋼鐵業活動上表示,美國一直在通過大規模補貼計劃,將工業生產帶回美國。同時,他們正在用高進口關稅封鎖國內市場。

馬克龍在當地時間11月7日曾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出席第五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發表講話時稱,歐洲不能再當世界的「食草動物」 ,至少要成為「雜食動物」,以免成為食肉動物們的「腹中餐」。

馬克龍說,歐盟內部的職責不是去評論特朗普當選好或不好,問題是歐盟是否準備好捍衛歐洲人的利益。

馬克龍說,歐盟內部的職責不是去評論特朗普當選好或不好,問題是歐盟是否準備好捍衛歐洲人的利益。

據愛麗舍宮當天發布的演講原文,馬克龍說,對歐洲而言,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向他(特朗普)表示了祝賀,但本質上,我認為我們在歐盟內部的職責不是去評論特朗普的當選,或評判這好或不好。」他說,「問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捍衛歐洲人的利益?」

馬克龍稱,歐洲本身有能力書寫歷史,卻沒能充分體認到自己是一支「獨立的力量」,「我們認為應該將我們的地緣政治委託給美國,將我們的成長債務委託給我們的中國客戶,將我們的技術創新委託給美國企業。」,但他說,「這不是最好的主意。」

馬克龍還比喻:「世界由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組成。如果我們決定繼續做食草動物,那麼食肉動物將獲勝,而我們將成為它們的市場。」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0月31日報道,布魯塞爾方面正忙於制定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的應對策略,包括若美國發動全面貿易戰,歐盟將如何反擊,以及美國撤回對烏克蘭軍事支持的潛在後果。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官員說:「我們需要避免'貿易戰'和來自中美雙方的衝擊……我們已經遭受很多衝擊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巴士

小紅書一夜之間在美國火了。一群被稱爲Tiktok Refugee(Tiktok難民)的美國網民,不僅和中國用戶積極互動,還瘋狂「曬猫」、發meme圖。他們還幫助小紅書登頂美國App Store的榜首,排在它之後的則是Lemon8——字節跳動模仿小紅書開發的一款生活社區app。

這一切都是因爲TikTok在美國的法律困境。

20250114_BLOG_ (5)

20250114_BLOG_ (5)

在聽取了支持和反對禁令的口頭辯論後,美國最高法院上周五表示傾向於維持對 TikTok 在該國的禁令,儘管許多美國 TikTok 用戶擔心該應用程序將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被關閉。

對此,部分 TikTok 用戶並沒有選擇使用 Instagram Reels 和 YouTube Shorts 等 TikTok 在美國競爭對手的平台,而是决定加入另一個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

Rednote(小紅書)关键词的Google搜索趋势

Rednote(小紅書)关键词的Google搜索趋势

他們在小紅書上發布了照片和視頻,稱自己爲來自美國的TikTok難民,並分享爲何遷移到另一個中國應用程序。據一些美國TikTok用戶稱,他們聽說小紅書與TikTok相似,所以加入小紅書是爲了報復美國政府,因爲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爲由收回TikTok。

小紅書是一個類似 Instagram 的社交媒體平台,專注於消費産品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幫助用戶保持聯繫。小紅書也一直保持著强勁的病毒式增長軌迹。經過幾年的穩步增長,小紅書在年輕的中國消費者中大受歡迎。

目前,小紅書擁有 3 億月活躍用戶,其中 79% 爲女性。目前,它是中國最流行的應用程序。

除了發布記錄生活的照片和視頻外,一些小紅書用戶還依靠它作爲搜索引擎,搜索從美食推薦到國際新聞等各種內容。在短視頻內容方面,一位小紅書用戶表示,該平台的算法使其像 TikTok 一樣令人上癮。

據路透社報道,近年來,小紅書也已成爲一個成功的電子商務平台,預計到 2025 年其銷售收入將超過 1000 億美元。

一些美國 TikTok 用戶在他們的第一篇小紅書帖子中表達了對不瞭解該平台的擔憂,稱如果用英文發帖,可能不會受到歡迎。這是因爲他們注意到小紅書的大多數用戶都是中文使用者,並且其大部分內容也是中文。

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可以說是對美國政府不滿的一次行爲藝術。

在Reddit上,有很多用戶表示,上周在Tiktok上就已經發展出了一場抵制Meta和Google,乃至美國政府對Tiktok封禁的運動。他們對禁令感到憤怒,對Meta和Google在禁令背後推波助瀾也感到憤怒,因此他們走向了一個「真正的中國App」——小紅書。

「我寧願盯著一種我看不懂的語言,也不願使用馬克•朱克伯格擁有的任何社交媒體平台,」一位用戶在上周日發布到小紅書的一段視頻中說道。

類似的視頻數不勝數,其中 TikTok 的「難民」們自我介紹並解釋爲何决定轉戰小紅書,許多視頻都收穫了成千上萬的點讚和評論。

「實際上,告訴我出於對 TikTok 禁令的不滿而去下載 Rednote,正是我所需要的唯一推動力,」一位用戶在 Bluesky (是個新興的類似於X的社交媒體,但更去中心化)上寫道。

關於他們涌入小紅書,背後是否有推手的討論,有一位網友的觀點是,如果這是人爲操縱的,也能說明美國網友的情緒確實被調動起來了。

根據《財新》的採訪,部分創作者之所以沒有選擇去Lemon8的另一原因,是因爲它同樣出自字節跳動。他們也害怕它被美國政府封禁,剛出虎口又入狼窩。

至於其他類似應用,排除掉反對Meta和Google本身。但從應用層面上看他們也不討喜。

大部分Tiktok難民們的小紅書之旅,還處在摸索狀態中。

「我完全不知道我在這裏做什麽,我甚至看不懂規則,」一位名爲「Elle belle」的 TikTok 難民在該應用上發帖說道。

很多中國小紅書用戶對新涌入的聲音感到著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正伸出歡迎之手,點贊TikTok 難民發布的視頻並關注他們的賬號。一些人還花時間試圖向因語言障礙而難以操作應用的人解釋其使用方法。

用戶之間也開始了互動。有的中國網友讓他們幫寫作業,結果被無情拒絕。甚至還有網友直接發視頻對Tiktok難民們喊話,要當他們的第一個中國朋友。也有很多網友開始催促小紅書增加自動翻譯功能,方便海外用戶。

《連綫》雜志採訪的一位用戶表示,現在當他瀏覽小紅書首頁時,大約四分之一的內容來自所謂的TikTok難民。「他們中有些人在詢問中國人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比如美國、LGBT 或其他社會問題。還有一些人邀請中國用戶向他們提問。還有一些人只是像使用TikTok一樣使用這個應用程序,發布他們覺得有趣的內容」。

但很多美國人也察覺出了這種文化衝擊可能帶來的對立,開始呼籲不要在小紅書上聊政治。

總體來講,這些Tiktok難民們在小紅書上的感受相當良好。據《連綫》雜志採訪,一名新加入的用戶雖然還得依賴Google翻譯來使用小紅書平台,她在這裏的體驗却出奇地愉快。在應用上的前兩天,她每天花費數小時,並發布了四個視頻,最後一個視頻向中國用戶解釋了美國學校的午餐情况。「人們以各種方式伸出援手,從指導使用應用、爲視頻添加字幕到提供翻譯,」Fotheringham 說。「我的視頻下有一條來自中國用戶的評論。

她說,「『哇,這就像翻越了中國的長城。』而對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親眼所見。」

穿過數字世界的這道屏障後,中美網友都發現了不少意外的共鳴。比如有美國人從小紅書回到TikTok後就跟同胞們分享,原來中國也有網友支持那位刺殺保險公司CEO的Luigi。

一位美國小紅書博主在評論區用英文寫道:「我們仍期待奇迹發生,即使禁令不生效,我也希望能繼續留在『小紅書』。這裏的中國人非常友善,我不想與這樣一個美好的社區分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