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黃偉綸稱已引進66間重點企業 料未來數年創造約17000職位

政事

黃偉綸稱已引進66間重點企業 料未來數年創造約17000職位
政事

政事

黃偉綸稱已引進66間重點企業 料未來數年創造約17000職位

2024年12月11日 12:52 最後更新:13:45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引進重點辦公室目前已成功引進66間重點企業,當中約6成為落戶香港的企業,其餘4成會擴展其在港業務。

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黃偉綸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表示引進的66間重點企業,當中近半數屬於龍頭企業,8成企業計劃在香港建立全球或地區總部。64間重點企業已開始營運,其中23間屬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22間屬生命健康科技。

黃偉綸又說,至今已引進香港的66家重點企業,均已經或計劃於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及或生產基地,預計未來數年合共會帶來約420億元的投資和創造約17000個職位。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資料圖片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資料圖片

勞聯的林振昇關注,政府有何措施加強培育和培訓有關策略產業的本地人才。黃偉綸說政府一直鼓勵教資會資助大學開辦切合香港發展所需的課程,壯大創科等重點範疇的人才庫,加強競爭力,並於2022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政府的目標,在2026/27學年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生當中,有35%修讀 STEAM 學科,60%修讀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發展為「八大中心」相關的學科。政府及教資會將透過3年期規劃工作,與大學攜手向目標邁進,培訓更多切合香港策略性發展需要的人才。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四場聯合採訪活動星期一(23日)啟動,是次採訪團將了解香港最新財經、金融貿易發展,以及行政長官中東之行的成果。

海港政府大樓。巴士的報記者攝

海港政府大樓。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首日下午,採訪團來到海港政府大樓。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表示,2024年香港與中東雙邊貿易總額達到1881億港元,中東是一個值得拓展的市場。此次行政長官中東訪問行程首次帶領20多位內地企業代表一同出訪,協助內企接觸中東,並促成更多合作和機遇。

黃偉綸。巴士的報記者攝

黃偉綸。巴士的報記者攝

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表示,《穩定幣條例》將於今年8月實行,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表示《條例》為全球穩定幣市場提供新的範式,亦體現在「一國兩制」下防火牆和試驗田的功能,例如採取更開放的模式,允許持牌發行人可選擇不同法幣幣種,作為發行穩定幣的法定法幣, 不受傳統時間、地域限制等。

陳浩濂。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浩濂。巴士的報記者攝

黃偉綸。巴士的報記者攝

黃偉綸。巴士的報記者攝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表示,政府正與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政府積極跟進開設經貿辦的計劃,除了簽訂更多協定,現有的經貿辦也會做好對外聯繫和推廣工作,對接國家大市場優勢,繼續積極擴大朋友圈,加強推廣香港品牌,減少對傳統市場的依賴。

陳百里。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百里。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