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生活坎坷未放棄文學夢 湖南53歲清潔工寫數百首詩屢獲獎更自考大學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生活坎坷未放棄文學夢 湖南53歲清潔工寫數百首詩屢獲獎更自考大學

2025年01月23日 10:00 最後更新:15:52

湖南53歲環衛清潔工在工作之餘堅持閱讀創作,寫出詩歌作品屢獲殊榮,期間還致力自考圓大學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婦人既是環衛工人也是詩人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綜合內媒報導,湖南長沙街頭常能見到一名勤力的環衛工人,她拿著掃帚清潔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她就是53歲婦人黃新生。除了環衛工人的身份外,她還是一名才華橫溢、創作了數百篇詩歌作品的詩人。

婦人高考落榜後因家境困難放棄復讀

黃新生自幼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詩歌。當她還是中學生時,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便常常被選為範文進行朗誦。然而,由於家庭經濟困難,1990年黃新生因高考偏科而落榜,與大學失之交臂。雖然媽媽當時借來學費讓她復讀,但考慮到家中還有2個正在上學的弟弟,她決定放棄復讀機會,南下廣東打工以減輕家庭負擔,而未能繼續學業也成了她一生的遺憾。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婦人為有更多時間陪伴兒子選擇成為環衛工人

黃新生歷經多職做過建築工人、代課老師以及做保姆等工作,生活極其艱辛。2010年,黃新生的丈夫不幸去世,讓她的生活再次陷入困苦中。由於孩子無人照顧,於是她只能帶著當時僅幾歲的小兒子外出打工。為了更多陪伴孩子,她放棄了收入較高的工作,於2014年來到長沙成為一名環衛工人。

婦人工作之餘堅持閱讀

在長沙安頓好之後,黃新生第一時間就是前往圖書館辦借書卡,然後利用工作間隙進行閱讀和寫作。儘管生活飽受重擊,黃新生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文學夢想。她的出租屋雖然不足10平方米,卻堆滿了各類書籍。對她來說,書籍不僅是精神慰藉,更是她不斷前行的動力,因此生活中精打細算的黃新生,在買書這件事上從不吝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婦人堅持文學創作且作品獲得讀者認可

除了熱愛讀書之外,黃新生還鍾情於創作,憑藉對文學的熱愛堅持讀書寫作,多年來創作了數百篇詩歌作品。不過她的文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起初,她的作品只在同事之間傳閱,只能被同事們看到。

2019年,黃新生登錄了一個專門刊登環衛工人文學作品的網站,她認為自己的作品並不比那些已刊登的作品差,於是便勇敢地將自己的作品上傳。沒想到,很快就有伯樂聯繫她,並把她拉入一個名為「湖南環衛的詩與遠方」的群組,其中成員都是熱愛讀書和寫作的環衛工作者。黃新生將自己的作品發到群里,引起了不錯的反響,甚至還被群組中的編輯發佈在湖南環衛網以及新環衛公眾號上,不少讀者都給予了肯定和喜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婦人創作的作品多次獲獎

這些年來,黃新生還參加了不少文學競賽,且很多作品在全國性評選中屢獲殊榮,包括她的詩歌在「文正杯」全國徵文大賽中再次榮獲三等獎,這是她第四次在全國性比賽中脫穎而出。

婦人致力於成人自考圓大學夢

除了對文學的熱愛,黃新生還致力於成人自考。為了圓大學夢,黃新生於2019年開始踏上自考之路,報考了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大學有13門功課,這些年來她已經通過了其中的12門功課,距離拿到大學文憑僅剩一步之遙,「再過一門我就可以大學畢業了,成為真正的『老學生』了」。如今,黃新生每天清晨依然手持掃帚,忙碌於環衛工作,但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她用自己的精彩人生告訴人們:無論眼前的磨難多麼艱難,只要堅持下去,美好的明天總會到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北京男得知旅友因心臟病發猝死後,7年來堅持背4斤重AED出行以備不時之需,還曾自費捐贈逾10台給學校和體育館。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旅友」突發猝逝 男子開始學習急救

綜合內媒報導,北京一名49歲男子田鍇原是一名旅遊愛好者。2015年,他越野自駕遊時,得知一名「旅友」突發心臟問題猝逝的消息後,意識到急救的重要性,於是開始學習急救知識。

男子7年堅持背4斤重AED出行

2017年,田鍇決定購入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隨身攜帶在身上做急救義工。 這一習慣堅持至今已有7年,不論是日常出行還是遠途旅行,他都不忘將4斤重的AED背在身上,確保隨時能應對突發事件。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自費捐贈逾10台AED

除了隨身攜帶AED以備不時之需外,田鍇還致力於普及急救知識以及推廣急救設備。他曾自費向學校、體育館等捐贈超過10台AED,其中2台已成功救回了2個人。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創辦「急救餐廳」普及急救知識和推廣急救設備

去年8月,田鍇創辦了一家「急救餐廳」,裏面展示了各類急救設備,諸如配心肺復甦教學一體機以及9個國家26款AED,並為顧客提供基礎急救培訓。田鍇表示,自己希望能透過自身行動,讓更多市民認識到AED的重要性,「我們希望讓這種就成為一種傳承,讓更多的人知道AED使用是安全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