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隨著全球體育市場快速崛起,相關糾紛越趨複雜,從傳統的體育管理糾紛,如運動員參賽資格、選拔事宜、賽事爭議、紀律違規事宜,現今擴展至形形色色的商事爭議,如賽事轉播、贊助及門票銷售的合約爭議及知識產權事宜等。由於需要特定的專業知識和理解,且涉及多方持份者利益,體育爭議相對一般民商事爭議更具特殊性。加上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一般較短,快速解決爭議能讓他們更專注於訓練和比賽,享受精彩的運動生涯。他認為香港在發展體育爭議仲裁和調解方面極具潛力。
網站截圖
張國鈞說調解作為一種非對抗性排解糾紛程序,強調爭議各方的溝通和合作,能有效保持大家的關係。調解的和解方案亦十分靈活,可以不受傳統法律框架的限制,使得爭議各方較容易達至互利共贏的結果,十分適合用來解決體育爭議。
律政司副司長。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說香港擁有穩健可靠的仲裁和調解法律及制度,匯聚具備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國際調解院的總部今年將正式落戶香港,成為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旨在為解決國際爭議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新選擇,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調解之都。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期望25年內啟動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在年中物色到合適的仲裁機構,在本港開展體育爭議的相關服務,如果遇到需要調解的問題,可以向這個機構求助。
領導律政司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的張國鈞在一個電台節目說,過去幾年本港體育產業發展做得越來越好,過程中亦有出現爭議事件,例如涉及運動員選拔、體育資源分配、轉播權及肖像權等。體育界及法律界都希望當局在解決爭議方面可以做一些事。
泳壇曾爆出方力申旗下泳會運動員在泳總賽事選拔時出現疑似不公。何敬康 Adrian Ho FB
張國鈞說,25年亦會在體育界加強教育及宣傳,令業界明白遇到內部解決不到的問題,可透過爭議解決方式去處理,亦希望業界在「未有交拗」前,可以預先修改章程,令將來出現問題時透過調解仲裁解決。
張國鈞一月時曾在網誌上表示,香港擁有穩健可靠的仲裁和調解法律以及制度,也匯聚了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國際調解院的總部25年將正式落戶香港,成為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旨在為解決國際爭議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新選擇,並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調解之都。由此可見,香港在發展體育爭議仲裁和調解方面極具潛力。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政府新聞處圖片
張指出,為優化香港在體育方面的爭議解決制度,律政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直積極與持份者溝通,了解本港體育界的需要。根據2024年《施政報告》,政府會積極支持業界推出「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建立中立、公平、高效的機制來處理和解決體育爭議,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律政司剛剛在1月初正式成立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並舉行首次工作會議,期望25年內正式啟動先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