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表示,去年機場客運量達531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超過36.3萬架次,分別較2023年跳升超過30%;總貨運量則按年增長14%至490萬公噸,出口貨運量增加兩成,當中以往來歐洲、北美和中東等主要貿易地區錄得最明顯增長。
去年12月飛機起降量按年增加12.5%至33550架次,接近疫情前水平,個別單日起降量甚至超越疫前水平,創下新高;至於客運量亦按年上升18.3%至510萬人次,所有類別客運量均錄得重大升幅,往來東南亞、內地和日本的增長最為顯著。
機管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說,去年是香港國際機場成果豐碩的一年,三跑按時和按預算完工,並在11月啟用;聖誕期間機場十分繁忙,當局準備在農曆新年迎接另一個旅遊高峰,多家航空公司加開大量航班應付龐大需求。
機管局表示,香港機場正進一步拓展航空交通網絡,今年1月已有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往來香港的新航點和航線。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可以考慮北部都會區成為「特區中的一個特區」,賦予它一個特別審批流程或者特別行政措施。她舉例稱,例如鐵路原本要10年後才建好,或者3年後才招標完成,但北都或河套區是否可一年就可完成招標。她說,以現時香港工作方式太慢,香港要突破自己框框。
李慧琼又說,河套區深圳園區發展比香港園區快,現時樽頸在香港而非深圳。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深圳政府也希望加速發展河套區港深創新科技園。她提到,要吸引國際高端人物落戶河套區,稅制是否可有突破,涉及複雜問題,期待今年會有突破舉措。
李慧琼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時又被問到,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發討論。她回應說,作為中國人看到現在國家的發展,面對諸多挑戰,相信每一位想國家好的,都希望透過國際交往,助力國家發展更好,不論是做生意、人民交往過程,都多些了解現時國家的景況,希望透過自身力量,助力國家更好的發展。她認為,最理想思考方式就是共贏,做生意要互惠互贏才可持續,認為香港人一向也是靈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