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阿根廷突「血流成河」散刺鼻異味!居民怒轟工廠排污 驚悚畫面曝光

大視野

阿根廷突「血流成河」散刺鼻異味!居民怒轟工廠排污 驚悚畫面曝光
大視野

大視野

阿根廷突「血流成河」散刺鼻異味!居民怒轟工廠排污 驚悚畫面曝光

2025年02月08日 17:20 最後更新:22:13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的賽蘭笛河(Sarandi River)6日突變成詭異的血紅色,並散發刺鼻異味,當地居民驚恐不已,形容「一覺醒來,整條河就像血流成河」,引發恐慌。

顏色驚人  味道極其刺鼻

據外媒報導,賽蘭笛河沿岸有多家皮革加工廠、紡織廠和燃燒工業廢棄物的焚化爐,長期排放廢水,當地居民不止一次目睹河水變色。居民指出,這次不僅顏色驚人,味道極其刺鼻,「只要靠近就能聞到惡臭,讓人感到噁心」;有人表示,早上被焚化爐排放的惡臭聞醒,打開窗戶發現河水變紅,「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認為這次污染與焚化爐排放的廢料有關。

河水變紅的真正原因仍在調查

儘管當地環保局已派員採集水樣進行調查,初步檢測未發現有毒物質。環境部門表示,仍在進一步分析河水變紅的真正原因,以確認污染是否來自特定工廠;同時未排除其他因素,例如某些無毒染料或自然變色現象的可能性。

居民認為長期排放廢棄物的工廠是問題的根源

居民對當地環保局的說法持懷疑態度,認為長期排放廢棄物的工廠是問題的根源,痛批說:「我們見過河水變藍、變綠、變粉紅,這次變成血紅色一點也不奇怪!」甚至有人抱怨說:「這裡的河水已經不像水了,像水泥一樣,可以踩上去!」

污染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儘管河水顏色已稍有恢復,但污染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賽蘭笛河最終流入南美第二大河拉布拉他河(Rio de la Plata),居民擔心,若政府監管不加強,這條河流可能會出現更多驚人的顏色,汙染將進一步擴散。

AP圖片

AP圖片

科學家發現,微塑膠會阻礙植物行光合作用,進而導致糧食大量減產,最新研究評估,未來20年,面臨飢餓風險的人口可能因此增加4億人。

微塑膠將致全球主要農作物產量損失4至14%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過去研究顯示,微塑膠是因傾倒在環境中的塑膠分解所造成,其污染廣泛,甚至在人體血液、大腦、母乳、胎盤和骨髓等都可以發現蹤跡,據信與中風和心臟病等健康危害相關。最新研究則顯示,地球微塑膠污染正在損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將嚴重影響糧食供應。

科學家估計,微塑膠將導致全球主要農作物(如小麥、大米和玉米)產量損失4%至14%。隨著微塑膠持續進入環境,情況可能越來越糟。研究人員指稱,微塑膠每年造成的農作物損失,可能與近數十年來氣候危機造成的損失規模相當。

示意圖

示意圖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綜合了157項研究中針對微塑膠對植物影響的3000多項觀察結果。中國南京大學教授鐘寰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指稱,人類增加糧食產量的努力,現在正受到微塑膠污染的威脅,並稱研究結果強調減少污染以「保障全球糧食供應的緊迫性」。

降低啟動光合作用的葉綠素水平

先前研究顯示,微塑膠可能透過多種方式損害植物,包括阻擋陽光照射到樹葉,並且破壞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當微塑膠被植物吸收時,會阻塞營養素和水的通道,誘導出損害細胞的不穩定分子,並釋放有毒化學物質,進而降低啟動光合作用的葉綠素之水平。

微塑膠將降低陸地植物光合作用降低約12%

研究人員估計,微塑膠使陸地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約12%,並使海藻類光合作用降低約7%。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斷出小麥、大米和玉米產量以及魚類和海鮮產量的減少。

據估計,亞洲是農作物減產最嚴重的地區,三種作物減產總量每年在5400萬至1.77億噸之間,約佔全球減產總量的一半。歐洲的小麥和美國的粟米也受到嚴重打擊。

將使每年海洋魚類和海鮮損失100萬至2400萬噸

另外,微塑膠覆蓋藻類,估計將使每年海洋魚類和海鮮損失100萬至2400萬噸之間,約佔總量的7%。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