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黃曉明撰文追憶「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網友:佢地咩關係?

博客文章

黃曉明撰文追憶「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網友:佢地咩關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黃曉明撰文追憶「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網友:佢地咩關係?

2025年02月09日 08:00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日前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黃老過世後,網上熱傳一段對黃旭華老人的評價:「黃老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而做出此番評價的,正是內地著名男星黃曉明。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日前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日前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發出訃告,指黃旭華因病醫治無效,本月6日晚在湖北武漢逝世,遺體送別儀式將於下星期一舉行。黃曉明為何如此評價黃旭華老人?當然並不是因為他們都姓黃。

更多相片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日前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日前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網上熱傳一段對黃旭華老人的評價:「黃老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而做出此番評價的,正是內地著名男星黃曉明。

網上熱傳一段對黃旭華老人的評價:「黃老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而做出此番評價的,正是內地著名男星黃曉明。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2020年1月10日,年逾九旬的黃旭華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2020年1月10日,年逾九旬的黃旭華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網上熱傳一段對黃旭華老人的評價:「黃老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而做出此番評價的,正是內地著名男星黃曉明。

網上熱傳一段對黃旭華老人的評價:「黃老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而做出此番評價的,正是內地著名男星黃曉明。

原來,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因此對他的事跡格外了解。黃曉明7日中午發文悼念:先生一路走好,很榮幸曾在《功勳》中演繹過黃旭華先生,他為造核潛艇隱姓埋名三十年間的故事打動無數人。黃老曾說「對國家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並用一生詮釋了「忠孝兩全」的含義——以國為家,以萬民為親。戲裡戲外,黃老的事跡教會我:真正的英雄,從不需要聚光燈,因為祖國就是他們的明燈,星辰大海在先生心裡。此生有幸演繹黃老的故事,是我作為演員的至高榮耀。此刻深海靜默,但功勳永存。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曉明曾在2021年9月26日首播的電視劇《功勳》中,飾演黃旭華

黃旭華1924年出生於廣東汕尾,1958年開始參與並領導國家第一代核潛艇的研究設計工作,為保密研製核潛艇,他隱姓埋名、與家人親友斷絕聯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獲頒「共和國勳章」,表揚他為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的貢獻。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這是我們自己幹出來的」,2020年1月10日,年逾九旬的黃旭華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此前,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作為共和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遠離家鄉、隱姓埋名,踏上艱辛求索路。

2020年1月10日,年逾九旬的黃旭華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2020年1月10日,年逾九旬的黃旭華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1958年,中國啟動核潛艇研製工程。面對外國的技術封鎖,毛澤東誓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國外保密控制極嚴,要從浩瀚無邊的報紙雜誌和論文資料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猶如大海撈針。黃旭華要求科技人員隨身帶上「三面鏡子」,用「放大鏡」擴大視野﹔用「顯微鏡」摸清實質﹔用「照妖鏡」棄假存真。

幾千噸排水量的核潛艇的重量重心值,牽涉到數萬台件的設備、儀器,幾十公里長的管道、電纜和上千噸的鋼材材料。成千上萬的數據,都是用算盤和計算尺,一個一個算出來,加以集成,再不斷調整配重,每一次調整,都得從頭再來。沒有現成的圖紙和模型,就一邊設計、一邊施工,白天黑夜加班加點;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算出了首艘核潛艇幾萬個數據;為了控制核潛艇的總重和穩性,邊角余料都要過磅稱重。

「誓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一群隱姓埋名的人徹底改寫了世界核潛艇的歷史——中國核潛艇上馬三年後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編入海軍進入戰斗序列。「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這是我們自己幹出來的。」多年之后,黃旭華的雲淡風輕,濃縮了所有。而中國亦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遼闊海疆從此有了護衛國土的「水下移動長城」。

黃旭華所展現出的無私奉獻精神令人敬佩,在他臨終之前,黃旭華將自己所獲獎金的2000萬元幾乎全部用於科研、教育及科普事業,心系未來。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和支持科學事業,呼籲大家獨立思考,自主創新。

黃旭華以一生的堅持和奉獻深深感動了社會各界,也將繼續激勵後輩踏上科學探索之路。悼念黃老,一路走好。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新加坡知名學者、前聯合國大使馬凱碩近日在社群媒體分享了他去年在台北的一場演講內容,就台海局勢提出善意「警示」。

馬凱碩發文

馬凱碩發文

馬凱碩以其豐富的外交經驗,闡述了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他指出,某些台灣民眾對「獨立」後的願景過於樂觀,但現實情況可能截然不同。他特別強調,在當前全球政治格局下推動獨立,反而可能導致台灣陷入更加被動的處境,並且可能淪為「監獄」,屆時將無人能救。如今,台灣正逐漸逼近這個危險的時刻。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他以護照通行權為例解釋:目前台灣人可以前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若貿然推動獨立,恐將失去這項優勢。「這不僅無法擴大自由度,反而會把自己關進一個更小的空間。」

馬凱碩特別提到中國大陸在國際經貿上的影響力。他指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從2000年的400億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近萬億美元。即使是地理位置遙遠的巴西,現在僅需60小時就能完成對中國10億美元的出口額,這個數字在20年前需要整整一年才能達成。

「在這樣的經濟實力對比下,要求其他國家在兩岸之間『選邊站』是不切實際的。」馬凱碩說。他呼籲台灣民眾需要清醒認識當前的國際形勢,並謹慎行事,「否則可能面臨嚴重後果。」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他以「瓦斯屋點火」的比喻強調,在當前敏感時期,任何輕率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作為曾在聯合國服務超過十年的資深外交官,他特別指出,國際外交圈對地緣政治現實有清晰的認知,在重大議題上的立場選擇往往受制於實際利益考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