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石破茂投懷送抱 特朗普又借「中國威脅論」乘機上下其手佔便宜

博客文章

石破茂投懷送抱 特朗普又借「中國威脅論」乘機上下其手佔便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石破茂投懷送抱 特朗普又借「中國威脅論」乘機上下其手佔便宜

2025年02月09日 09:00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在當地時間2月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成為特朗普就任後第二名訪問白宮的外國首腦,亦也是特朗普會晤的第一個美國在亞洲的關鍵盟友。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在當地時間2月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在當地時間2月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在兩人會面後的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特朗普對遠道而來的石破茂「大加讚賞」。在經貿方面,特朗普在會上介紹了日本預計加大對美投資、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以及進口更多美國能源產品的計劃。報道稱,「特朗普似乎對日方的表態非常滿意」。

更多相片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在當地時間2月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在當地時間2月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在兩人會面後的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特朗普對遠道而來的石破茂「大加讚賞」

在兩人會面後的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特朗普對遠道而來的石破茂「大加讚賞」

有評論指石破茂的這份「討好」清單,被認為旨在安撫正向盟友磨刀霍霍的特朗普。

有評論指石破茂的這份「討好」清單,被認為旨在安撫正向盟友磨刀霍霍的特朗普。

特朗普揚言要動用「美國的全部威懾力量」來維護日本安全

特朗普揚言要動用「美國的全部威懾力量」來維護日本安全

特朗普對日本「下手」時也沒手軟。

特朗普對日本「下手」時也沒手軟。

日本最擔心的關稅問題,特朗普也留有一手。

日本最擔心的關稅問題,特朗普也留有一手。

在兩人會面後的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特朗普對遠道而來的石破茂「大加讚賞」

在兩人會面後的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特朗普對遠道而來的石破茂「大加讚賞」

有評論指石破茂的這份「討好」清單,被認為旨在安撫正向盟友磨刀霍霍的特朗普。特朗普倒是大言不慚地把這些「打劫」行為,歪曲成美國在「保護」依賴對華貿易的日本,使其免遭中方的所謂「經濟脅迫」。「日本很快就會開始以創紀錄的數量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特朗普宣稱,他和石破茂同意更緊密地合作,「以打擊中國咄咄逼人的經濟侵略行為」。

有評論指石破茂的這份「討好」清單,被認為旨在安撫正向盟友磨刀霍霍的特朗普。

有評論指石破茂的這份「討好」清單,被認為旨在安撫正向盟友磨刀霍霍的特朗普。

另一方面,特朗普毫不意外地又炒作所謂「中國威脅」,稱美日兩國將在經濟和安全領域「團結一致」,並揚言要動用「美國的全部威懾力量」來維護日本安全,矛頭顯然又是直指中國。

特朗普揚言要動用「美國的全部威懾力量」來維護日本安全

特朗普揚言要動用「美國的全部威懾力量」來維護日本安全

特朗普還稱讚一項近10億美元的對日軍售於本周獲得批准,以表明其政府兌現了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諾。當被問及美國對中國的軍事準備情況時,特朗普吹噓道,他預計美國將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他補充說,「要比中國強大得多,比任何國家都強得多。」

綜合美媒報道,石破茂也隨之一唱一和,表示雙方一致同意加強日美聯盟的威懾與應對能力,針對兩國在該地區面臨的戰略挑戰展開密切合作。

「我向(特朗普)總統傳達了這樣的訊息: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願意分擔責任,發揮自己的作用。」石破茂附和道。不過,就算石破茂已大送秋波,特朗普也肉麻地回以一句「我愛日本」,但他對日本「下手」時也沒手軟。

特朗普對日本「下手」時也沒手軟。

特朗普對日本「下手」時也沒手軟。

根據《日經亞洲》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當天,特朗普正式表態阻止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按他的說法,收購計畫將改為「投資」計畫。介紹這項變更時,特朗普還把日鐵公司的名字錯叫成「日產」,和日本車企在美投資建廠的另一個計劃搞混。

他同時告訴石破茂,長期貿易逆差損害美國經濟,他不會容忍美日貿易逆差繼續損害美國經濟。隨後以此暗示日本需要大量購買美國能源,「坦率地說,僅僅依靠石油和天然氣,我們就能很快解決這個問題」,他敲打石破茂說。

日本最擔心的關稅問題,特朗普也留有一手。

日本最擔心的關稅問題,特朗普也留有一手。

至於日本最擔心的關稅問題,特朗普也留有一手。記者會上他賣了個關子,宣稱稍後可能將公在一項對等關稅政策,這一行動將影響「每個人」,但沒有做出任何具體說明。

特朗普沒有明確表示,如果美日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得到解決,是否有可能排除對日本徵收關稅。同時他又暗示稱,實現公平貿易對東京來說「並不困難」。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Danny Russel)對路透社說,石破茂此行的任務是博得特朗普的好感,「目前看來他似乎非常成功」。

「他巧妙地應對了以衝動著稱的特朗普,這樣做很可能為日本贏得了一些時間和好感。」但拉塞爾也指出,最終這並不能保護東京免受關稅之苦,「增大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和其他產品的購買不太可能對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產生多大的影響。」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疑因不满美国大学被自由派聲音主導,近日以削減聯邦經費向各大高校施壓要求它們「自我審查」,引發美國高等教育界震盪。其中歷史悠久的哥倫比亞大學最受關注。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哥大已發出備忘列出一系列新措施,包括禁止在校內示威時戴口罩,授權36名校園警察逮捕學生的權力,並任命一名高級副教務長,負責監督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以及巴勒斯坦研究中心,即應華府要求進行改革,以換取聯邦政府恢復撥款。

哥大危機引發全美高校恐慌

擁有超過70年歷史,甚至比美國建國還悠久的哥倫比亞大學在這場「教育界風暴」中成為焦點。本月初,哥大被取消4億美元的聯邦合同和撥款,令全美高校人人自危。特朗普政府上周提出,若哥大在20日前答應九項條件,包括「全面」改革招生政策、賦予校園警察更多權力、將該校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置於「學術接管」之下等,便可與政府開啟恢復經費的談判。目前,哥大已做出相應措施已爭取恢復撥款。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AP圖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AP圖

多所高校紛紛「跪低」

據「政客」新聞網20日報道,除哥大外,多所高校也有相應動作。加州大學董事會19日不再要求應聘者提交「多元化聲明」;達特茅斯學院17日宣布聘請支持廢除「出生公民權」的馬特·雷默擔任學院首席律師和移民辦主任。據《高等教育紀事報》統計,上月近兩百所高校刪除「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內容,關閉DEI辦公室或取消相關活動,哥大、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均在列。

加州大學校園。網上圖片

加州大學校園。網上圖片

特朗普策略源自保守派不滿

特朗普的策略是對美國保守派多年來對高校系統不滿的回應。保守派認為「覺醒」文化風靡令高校推崇「務虛」,而非培養學術和專業技能;在性別、種族等議題上「灌輸」自由主義思想,壓制了保守派聲音。這種不滿在疫情期間加劇,促使選民反對批判性種族理論、性別認同、DEI政策及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等。

哥大學生抗議。AP圖

哥大學生抗議。AP圖

高校調查與資金危機

目前,美國有60所高校因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被調查,45所因參與小型多元化項目被查,7所因種族獎學金涉嫌「種族隔離」被查。緬因州、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因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參賽政策面臨調查。賓大19日被凍結1.75億美元聯邦資助,緬因大學為恢復獲得來自農業部的3千萬美元撥款,同意不允許「男性與女性一起參加個人或團體接觸性運動」。對此,美媒指責,與聯邦資金掛鉤的威脅讓高校財務前景混亂,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已將高校行業信用展望從「穩定」下調為「負面」。亦有不少聲音擔心,隨著包括哈佛、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內的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凍結招聘、降本裁員,即使未來國會或新政府恢復撥款,相關項目的重啟成本也可能非常高。

哥大學生工會成員抗議。AP圖

哥大學生工會成員抗議。AP圖

高校「懦弱」還是另有隱情?

英國《衛報》觀察分析,哥大等高校基本未採取有力措施「反擊」特朗普威脅。哥大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執行主任賈米勒·加法爾稱,高校有法律依據起訴政府,但目前無一所高校行動,令法律人士感到意外。

衛斯理大學校長邁克爾·羅思批評高校陷入「對制度中立的迷戀」,導致「懦弱成為一種政策」。也有聲音認為,校方要考量歷史、財政和人員等因素。部分觀察人士懷疑,部分大學管理層可能默許特朗普政府做法,以獲得政治掩護,做出一些不受師生歡迎的決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