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來港的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16日圓滿落幕,世界級馬術比賽、馬術表演一一在港上演。作為盛典的創始合作夥伴,馬會充分運用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活動提供馬匹運送、生物安全、獸醫事務和馬房管理等技術支援。
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16日圓滿落幕。馬會圖片
是次盛典亦為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與國際聯繫的機會。馬會馬術隊成員林立信、賴楨敏和黎嘉怡,代表中國香港參加部分賽事,與國際好手同場較技,其中林立信更於大獎賽(Longines Stakes)勇奪季軍,冠軍則由來自丹麥的騎手Zascha Nygaard Lill獲得。
點擊看圖輯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左一)及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左二),頒獎予The Longines大獎賽 (Grand Prix) 的冠軍、丹麥騎手Zascha Nygaard Lill。馬會圖片
是次盛典亦為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與國際聯繫的機會。馬會圖片
是次盛典亦為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與國際聯繫的機會。馬會圖片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16日亦有到場,在馬會主席及中國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利子厚陪同下首先參觀場內不同攤位。馬會圖片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左一)及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左二),頒獎予The Longines大獎賽 (Grand Prix) 的冠軍、丹麥騎手Zascha Nygaard Lill。馬會圖片
馬會圖片
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同場設馬會馬術場地障礙賽(HKJC National Class),讓一眾馬會青少年馬術隊成員有機會在同一場地作賽,親身感受世界級比賽。
是次盛典亦為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與國際聯繫的機會。馬會圖片
是次盛典亦為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與國際聯繫的機會。馬會圖片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16日亦有到場,在馬會主席及中國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利子厚陪同下首先參觀場內不同攤位,當她經過馬會的互動攤位見到模擬騎馬機時,即興致大發主動上馬試玩,有板有眼。擁有多年馬術經驗的利子厚亦向她過幾招,結果她即順利過關,振臂歡呼。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16日亦有到場,在馬會主席及中國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利子厚陪同下首先參觀場內不同攤位。馬會圖片
其後羅淑佩與利子厚、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中國香港馬術總會行政總監兼秘書長Masami Toda,以及馬會馬術事務主管龐雅雯,與一眾馬會馬術隊及青少年馬術隊成員見面、打打氣。
林立信對於今次人生第二次參加五星級國際馬術賽成績不俗表示高興,「很開心回到香港這個家比賽,我十分享受整個過程,能夠跟其他國際騎手較勁,不但學習良多,更充滿樂趣。特別感謝馬會對我多年來的支持,讓我可以無憂地追逐馬術的夢。」
馬會圖片
賴楨敏亦感謝馬會的全力支持,「作為運動員,能夠參加今次的馬術大賽對我力求進步很重要,馬會的支持令我可以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馬術境界,我亦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能令年輕人對馬術感興趣。」黎嘉怡亦相信,馬會贊助的「香港賽馬會Live Zone」讓更多市民認識馬術運動。
另外,馬會贊助場內的互動攤位,設模擬騎馬機,讓參加者體驗策騎;其中的騎手分享會,有馬會馬術隊成員蕭頴塋和何苑欣,分享於杭州亞運盛裝舞步項目赢得獎牌的點滴,鼓勵年輕人。
盛典中的樂韻騎乘馬術表演,由「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RESTART)的六匹退役馬匹參與。
同時,馬會為慶祝成立140週年,將開展一系列青年藝術社區活動,結合藝術、創意,以及以畫馬聞名的中國藝術家徐悲鴻的藝術文化底蘊。盛典開幕當天,馬會主席利子厚參與由藝術家馬興文帶領的藝術活動,與30名小學生一同為小型馬雕塑上色;未來數月相關活動將推展至全港學校,鼓勵年輕人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
香港賽馬會3月19日與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在跑馬地馬場簽署備忘錄,在旅遊、體育、文化和青年交流方面加強戰略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同時促進兩地青年發展和交流。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後排中),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郭韶偉(後排左一),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後排右一),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後排右二),及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民(後排左二)的見證下,香港賽馬會客戶策略、體驗及創新事務執行總監侯德洋(前排右)與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易(前排左)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在旅遊、體育、文化及青年發展的戰略合作。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郭韶偉、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等嘉賓,在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中旅董事長王海民的陪同下,出席簽署儀式,共同見證馬會客戶策略、體驗及創新事務執行總監侯德洋與中旅副總經理簡易,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馬會每個賽季舉行 88 個賽馬日,遊客可於沙田馬場及跑馬地馬場享受精彩賽事、賽馬娛樂和美味佳餚,留下難忘的賽馬體驗。
這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正值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將賽馬旅遊納入香港旅遊發展藍圖。馬會與中旅將聚焦賽馬旅遊、文化交流和青年發展,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合作推動大灣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中),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郭韶偉(左二),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右二),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右三),及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民(左三),香港賽馬會客戶策略、體驗及創新事務執行總監侯德洋(右一)及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易(左一)於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合照。
根據備忘錄,馬會與中旅的合作內容包括:
1. 雙方將聯手推動賽馬旅遊,將馬會的跑馬地馬場、沙田馬場,以及將於2026年開始舉辦常規性賽事的廣州從化馬場,納入中旅的旅遊路線,並推出結合馬匹運動與娛樂的特色旅遊產品,提升賽馬旅遊的知名度。
2. 雙方加強在旅遊、體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增強香港和內地省市的人文交流,利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盛事之都」,並鞏固大灣區作為世界級馬匹運動和馬產業發展示範區的地位。
3. 雙方合作推出研學團,促進兩地青年交流,推動香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協助內地青年了解香港的發展機遇。
4. 雙方將共同研究並豐富現有的海島旅遊路線。
馬會每個賽季舉行 88 個賽馬日,遊客可於沙田馬場及跑馬地馬場享受精彩賽事、賽馬娛樂和美味佳餚,留下難忘的賽馬體驗。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馬會在國際馬壇的領先地位、世界一流的賽事組織經驗,以及於香港和廣州的馬場資源;加上中旅廣泛的旅遊網絡和行業知識,兩者強勢結合,將可共同推動香港與內地在旅遊(特別是馬業旅遊)、體育、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助力香港深化國際交流的同時,為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注入新活力。他期待明年起,把香港的世界級賽馬帶到馬會從化馬場,並通過與中旅的合作,讓更多內地訪客欣賞到賽馬運動的獨特魅力。
馬會以不同方式貢獻文化旅遊,當中包括:保育及活化大館成為受歡迎的古蹟景點,以及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中旅董事長王海民說,馬會的宗旨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中旅致力於「創造快樂體驗,服務美好生活」,兩者戰略使命不謀而合。雙方共同推動的香港青少年新質生產力研學團,已成為「百萬青年看祖國」的典型代表,並獲得多方好評。面向未來,在香港步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秉持「無處不旅遊」的新理念,雙方合作的前景更加廣闊。
馬會以不同方式貢獻文化旅遊,當中包括:保育及活化大館成為受歡迎的古蹟景點,以及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很高興看到馬會與中旅攜手推廣具香港特色的旅遊產品,包括賽馬旅遊及海島旅遊,並在旅遊、體育和文化方面加強合作,進一步向外展示香港作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魅力,吸引旅客一訪再訪。
自2023年起,馬會與中旅響應國家的發展戰略重點,圍繞旅遊、推廣馬文化及馬場娛樂、青年發展與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討論。2024年,雙方合作啟動「新質生產力香港青年暑期研學團」,帶領香港青年到訪內地城市了解國家發展,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亦為馬會與中旅加強合作奠定堅實基礎。今年,雙方將繼續舉辦研學團,進一步推動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馬會與中旅去年合作的「新質生產力香港青年暑期研學團」,帶領香港青年到訪內地城市了解國家發展。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慈善機構,一直透過不同方式為文化旅遊作出貢獻,當中包括:保育及活化大館成為香港的藝術文化地標;捐款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