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龐建貽:昨日5千人次訪「大熊貓之旅」破場館單日入場紀錄

香港電台

龐建貽:昨日5千人次訪「大熊貓之旅」破場館單日入場紀錄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龐建貽:昨日5千人次訪「大熊貓之旅」破場館單日入場紀錄

2025年02月17日 09:23 最後更新:15:40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正式與公眾見面。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表示,昨日有超過5千人次入場,破了單日進入「大熊貓之旅」這個館的入場人次紀錄,顯示相當受歡迎。

龐建貽在一個電台節目說,希望稍後可以延長參觀時間,但大熊貓龍鳳胎目前只得半歲,仍然需要預留時間餵奶,參觀時間暫時會維持至每日下午3時。他表示,海洋公園因應一對大熊貓推出一系列全新的周邊產品,昨日購物網頁一度有數千人瀏覽。

龐建貽又指出,海洋公園是非牟利機構,一直希望做到自負盈虧,以去年為例,4成開支投放在保育工作上,單是這方面的開支已超過政府每年給予2億8千萬元資助,有關資助亦會在2026年起停止發放,希望再與政府商討。被問到是否希望政府繼續提供有限額的資助,龐建貽說期望有相關安排,但同時需要考慮如何減少政府的負擔,需要周詳討論。

中大研發的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投入運作,用於重建校園内的再生園。

機械人由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發,整體成本大約15萬元,裝置是用特定的線條連接著四條鐡柱,使用者需要先在系統設定指令,機械人就會透過指令,將地盤工人預先放置在指定位置上的磚頭夾起,途中會在空中調整方向,再將磚頭放置指定位置。機械人裝置上設有鏡頭,當鏡頭發現磚頭偏離位置,就會自行作出調整。

有份研發機械人的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表示,機械人較傳統機械臂所需要的空間小,會有較大靈活性和彈性,而相比起人手砌磚,機械人在砌置不規則建築時精準度更高,所需要的人力亦較低,更具時間成本效益。劉達銘表示,機械人可以「落地」至建造道路屏障、雕塑等,目標是在不影響成本的情況下,令建築物變得更美觀,將邀請發展局及建造業到學校了解技術。

劉達銘又表示,會持續優化機械人設計,未來將致力開發自動灌漿系統,毋須再有工人在旁協助,實現全自動線控砌磚機械人。團隊亦會探索使用開放框架線纜驅動平行機器人技術,令整體設計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