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鐵澄清不存在拒借AED救人情況 料因職員確認病者位置過程惹誤會

社會事

港鐵澄清不存在拒借AED救人情況  料因職員確認病者位置過程惹誤會
社會事

社會事

港鐵澄清不存在拒借AED救人情況 料因職員確認病者位置過程惹誤會

2025年02月21日 16:39 最後更新:16:50

有市民早前在網上平台表示,上周五在港鐵荃灣西站外遇到有人昏迷,聲稱有人向港鐵借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但未能成功借到。

港鐵。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鐵。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鐵21日回應表示,經翻查當天記錄後,確認事發當日,港鐵一名負責維修的職員在控制室門外收到求助,指有人於車站範圍外之的士站暈倒。該名港鐵職員隨即陪同求助人進入車站控制室,拿取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而求助人接報已有人員到場為病者施救,並折返現場。車站的兩名港鐵職員亦緊隨其後前往跟進處理。

港鐵。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鐵。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鐵及後翻查記錄顯示,求助人於事發當日下午3時13分在控制室外接觸維修部同事,而救護車抵達現場的時間為3時12分。

荃灣西。小紅書圖片

荃灣西。小紅書圖片

港鐵表示,事發的過程時間短促,港鐵職員已盡力提供協助,處理事件的溝通過程中,有職員在確認病者位置過程中,曾形容事發地點不在車站範圍,由此可能引起求助人的誤會。港鐵強調,當時在場的職員已盡力由車站到現場協助,並不存在拒絕借出AED,或因事發地點不在港鐵範圍為由,拒絕作出協助。

Tags:

港鐵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在報章專欄撰文表示,今年的票價調整尚待政府公布最後一項數據,現時看來今年票價按機制大概會維持不變,他說,今年的票價可能凍結,亦是政府與港鐵訂定的票價調整機制下的結果,又指乘客期望票價越低越好,港鐵員工期望薪酬越高越好,公司努力做到平衡。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金澤培表示,票價調整機制依仗客觀數據作方程式,一般每5年檢討一次,在上一次的6年周期內,有3年票價凍結、1年減價、兩年上調,可見機制顧及社會經濟狀況,並在業務的可持續性上取得平衡。

金澤培。資料圖片

金澤培。資料圖片

他又說,過去個多星期,港鐵有多項重大的企業層面消息,包括上周的2024年業績報告、員工薪酬調整等,他指今年港鐵有一次性收益,同時有未來數年龐大的鐵路投資,而面前是為香港開拓新發展區、新社區的機遇,過程中亦免不了會有挑戰。港鐵會本着思則有備,未雨綢繆的原則,與各持份者一同繼續前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目前,港鐵的票價調整機制採用「可加可減」公式,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以及預先設定的生產力因素計算。若公式結果為正數,票價可上調;若為負數,則可下調。此外,港鐵設有「分享利潤機制」,當利潤超過指定水平時,會提供票價優惠或回贈,以平衡票價調整對乘客的影響。港鐵票價調整機制須每五年檢討一次,2023年3月,政府與港鐵公司完成第三次票價調整機制檢討。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