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6名被誘騙到緬甸的香港人獲救,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6人於凌晨時分由泰國軍方送到泰國湄索,預計晚上10時左右返到香港。
鄧炳強。巴士的報記者攝
六名獲救港人會在保安局專責小組成員陪同下回港。圖為專責小組成員(左)與其中一名獲救港人(右)見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由泰國曼谷返港後在機場見傳媒,他說過去兩天在曼谷統籌了營救行動,行動中拯救了3男3女,年齡由29歲至44歲,他們被非法拘留大約5至7個月不等,保安局專責小組較早時已派員到接近緬甸邊境的湄索進行部署和準備營救行動。
點擊看圖輯
六名獲救港人會在保安局專責小組成員陪同下回港。圖為專責小組成員(左)與其中一名獲救港人(右)見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四)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司法部部長塔威(右三)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二)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督察長塔猜(右二)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二)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國防部特別顧問Khemmarin Hassiri(右二)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在泰國期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特命全權大使韓志強(右)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炳強說,他有機會透過視像通話與6名獲救香港人傾談,了解到他們安全及身體狀況良好。
鄧炳強與獲救港人透過視像通話傾談。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說,今次是一個聯合營救行動,不涉及交贖金。他感謝國家公安部、在泰國緬邊境一線執勤的警員、外交部、泰國司法部及國防部、泰國軍方及警方等。
鄧炳強(左四)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司法部部長塔威(右三)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二)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督察長塔猜(右二)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左二)在泰國期間與泰國國防部特別顧問Khemmarin Hassiri(右二)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鄧炳強說,暫時仍有3名身處緬甸的香港人未返回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營救。
鄧炳強(左)在泰國期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特命全權大使韓志強(右)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資料圖片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搗破一個詐騙集團 ,涉嫌招募非華裔人士開設傀儡戶口及登記電話卡,並假冒校長及公司主管等身份進行電話騙案。以「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等罪拘捕3男3女,年齡介乎23至44歲,牽涉12宗電話騙案,涉及騙款約港幣52萬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高級督察陸鴻基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高級督察陸鴻基表示,發現這個去年11月開始運作的詐騙集團,以假冒身份進行電話騙案,在其中一些個案中,騙徒假扮學校校長或教職員,之後致電校務處要求校工回電,並以在內地發生意外、急需現金周轉等籍口,向校工騙財。截至今年3月,警方已確認至少有12人受騙,其中受騙金額最多的是一名大廈管理員,他被假扮管理公司高層的騙徒欺去年13萬元。
警方透過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鎖定詐騙集團成員,包括「撳錢人」、中間人、傀儡戶口持有人及涉案電話卡登記人。警方於上周五(14日)起一連兩日展開行動,突擊搜查港九新界多個處所,以涉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罪拘捕6人,包括3名外籍女傭,1名非華裔男子及2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23至44歲,當中2人為「撳錢人」、1人「中間人」,其餘3人為傀儡戶口持有人。
資料圖片
警方指「中間人」負責將銀行卡運送予「撳錢人」,令他們可以以現金方式提走騙款;傀儡銀行戶口持有人借出銀行戶口協助集團收取騙款;涉案電話卡登記人則借出身份登記電話卡予集團作案。行動中,人員檢獲多張銀行卡和電話卡、多部智能電話及銀行文件等。所有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四月中旬向警方報到。行動仍在進行中。
就針對學校的騙案,警方呼籲學校應提高警覺,並提醒職員切勿輕信來電者身分。校務處職員接到可疑電話時,應記錄來電號碼,並立即通報學校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