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微塑膠阻礙光合作用 未來20年或將大減糧食供應

大視野

研究:微塑膠阻礙光合作用 未來20年或將大減糧食供應
大視野

大視野

研究:微塑膠阻礙光合作用 未來20年或將大減糧食供應

2025年03月14日 10:20 最後更新:11:41

科學家發現,微塑膠會阻礙植物行光合作用,進而導致糧食大量減產,最新研究評估,未來20年,面臨飢餓風險的人口可能因此增加4億人。

微塑膠將致全球主要農作物產量損失4至14%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過去研究顯示,微塑膠是因傾倒在環境中的塑膠分解所造成,其污染廣泛,甚至在人體血液、大腦、母乳、胎盤和骨髓等都可以發現蹤跡,據信與中風和心臟病等健康危害相關。最新研究則顯示,地球微塑膠污染正在損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將嚴重影響糧食供應。

科學家估計,微塑膠將導致全球主要農作物(如小麥、大米和玉米)產量損失4%至14%。隨著微塑膠持續進入環境,情況可能越來越糟。研究人員指稱,微塑膠每年造成的農作物損失,可能與近數十年來氣候危機造成的損失規模相當。

示意圖

示意圖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綜合了157項研究中針對微塑膠對植物影響的3000多項觀察結果。中國南京大學教授鐘寰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指稱,人類增加糧食產量的努力,現在正受到微塑膠污染的威脅,並稱研究結果強調減少污染以「保障全球糧食供應的緊迫性」。

降低啟動光合作用的葉綠素水平

先前研究顯示,微塑膠可能透過多種方式損害植物,包括阻擋陽光照射到樹葉,並且破壞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當微塑膠被植物吸收時,會阻塞營養素和水的通道,誘導出損害細胞的不穩定分子,並釋放有毒化學物質,進而降低啟動光合作用的葉綠素之水平。

微塑膠將降低陸地植物光合作用降低約12%

研究人員估計,微塑膠使陸地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約12%,並使海藻類光合作用降低約7%。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斷出小麥、大米和玉米產量以及魚類和海鮮產量的減少。

據估計,亞洲是農作物減產最嚴重的地區,三種作物減產總量每年在5400萬至1.77億噸之間,約佔全球減產總量的一半。歐洲的小麥和美國的粟米也受到嚴重打擊。

將使每年海洋魚類和海鮮損失100萬至2400萬噸

另外,微塑膠覆蓋藻類,估計將使每年海洋魚類和海鮮損失100萬至2400萬噸之間,約佔總量的7%。

最新研究表明,使用塑膠容器在微波爐中加熱食物可能會導致人體吸收大量微塑膠和奈米塑膠,進而在大腦中積聚,增加認知障礙症風險。醫生建議應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代替。

示意圖

示意圖

認知障礙症患者大腦發現微塑膠和納米塑膠

據外媒報導,研究指出,在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大腦中發現了大約相當於一湯匙微塑膠和納米塑膠的量,其濃度是一般人的3至5倍。這些小於5毫米的塑膠微粒可能損害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研究還發現,與肝臟和腎臟相比,大腦中的微塑膠濃度高出7至30倍。

醫生:加熱塑膠容器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渥太華大學精神病學系的醫生尼古拉斯·法比亞諾表示:「從2016年到2024年的短短八年間,大腦中的微塑膠濃度急劇上升,這與環境中微塑膠污染程度的增加趨勢相符,這令人擔憂。」多倫多大學內科住院醫生布蘭登·劉也說:「加熱塑膠容器可能釋放雙酚A(BPA)和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這些有害物質會釋放到空氣中,然後透過食物進入人體,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醫生建議:應避免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

醫生建議,為了減少微塑膠的暴露,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應該使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同時避免將熱食存放在塑膠容器中長時間,以減少塑膠化學物質的釋放。另外,盡可能使用過濾器過濾自來水,以防止從瓶裝水中攝入的危害。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