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分析指內地經濟未全面復蘇 前景仍有隱憂 料續有政策支持

錢財事

分析指內地經濟未全面復蘇 前景仍有隱憂 料續有政策支持
錢財事

錢財事

分析指內地經濟未全面復蘇 前景仍有隱憂 料續有政策支持

2025年03月17日 13:28 最後更新:13:42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符合或好於預期,不過2月失業率回升至5.4%,是兩年來最高水平。

AP圖片

AP圖片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楊宇霆形容總體數據好,工業生產受政策提振、出口商在美國對華新一輪關稅實施前提早出貨,以及本地需求潛在復蘇等帶動,至於投資就受人工智能或機械人等今年主題推動,但或者因而代替人手,推高失業率。

楊宇霆認同,經濟未全面復蘇,只是部分行業受惠,前景仍有隱憂,因此中央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相信會繼續在政策上支持。他又預計,今年首季經濟表現不錯。

內地公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楊宇霆認為,最大驚喜在於提到穩住股市,認為是較快提振消費信心的方法。而行動方案的執行有賴地方政府,特別在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人民幣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因應外部關稅因素,他相信方案較大機會在年內落實。

另外,澳新銀行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至4.8%,原本估計增長率為4.3%。

內地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明天(4月23日)正式落地,今年超長特別國債落地時點較2024年大約提前了一個月,規模增加3000億元。

中國財政部

中國財政部

當局把手機、平板等產品納入補貼範圍。專家預計,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發揮穩增長、促投資、擴內需的重要作用,今年發行高峰或在5月和8月。

1.3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中,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於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其中,3000億元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2000億元用於支持設備更新,比上年增加500億元。

根據財政部安排,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總計1.3萬億元,分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種,共發行21期,發行時間從4月至10月,發行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4月24日將首發20年期、30年期特別國債,付息方式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將首發50年期特別國債。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