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展開打擊冒牌品活動,先後在一間快遞物流中心及兩間公司,檢獲9000部市值約640萬港元的懷疑冒牌舊手提電話,拘捕兩名公司負責人,部份懷疑冒牌貨擬出口到英國。

香港海關FB
香港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高級調查主任鄧偉恒表示,海關於3月14日,在觀塘區一間快遞物流中心進行打擊轉口冒牌物品行動,搜查兩箱共150部準備出口往英國的舊手提電話,在相關商標持有人協助下,初步證實部份為冒牌物品。

檢獲的懷疑冒牌手提電話。香港海關FB
鄧稱海關經過調查,鎖定一間位於觀塘區的公司,懷疑是該批冒牌物品的寄貨公司,並在3月17日採取監控遞送行動,成功在公司拘捕負責寄貨的公司負責人,並搜獲一批約5100部懷疑冒牌舊手提電話。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高級調查主任鄧偉恒。 香港海關FB
鄧續指,其後經過跟進調查,海關人員發現另一間位於觀塘區的公司亦懷疑與案有關,於是在同日到該公司進行調查,檢獲一批為數大約3900部的懷疑冒牌舊手提電話,當場拘捕一名公司負責人。根據初步資料顯示,涉案兩間公司懷疑有合作關係,惟詳細情況仍有待調查。

檢獲的懷疑冒牌手提電話。香港海關FB
鄧說,行動中海關總共檢獲約9000部懷疑手提電話,估計市值約640萬港元,共拘捕兩名分別為36歲和55歲的男子,兩人分別是兩間公司的董事,涉嫌觸犯《商品說明條例》現正保釋候查。鄧指出由於案件仍在調查中,他不排除會有更多涉案人士被捕,海關會繼續採取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進出口及售賣冒牌物品的活動。

鄧偉恒簡報案情。 香港海關FB
海關呼籲消費者,在購物時應該光顧信譽良好的店舖,避免向可疑店舖進行交易,如果有任何懷疑應該向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海關又提醒店舖和售賣物品的人士,切勿出售冒牌物品;採購物品時亦應該小心謹慎。進出口或者售賣冒牌物品均是嚴重罪行,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進出口、為售賣或任何商業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