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目前有超過2600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現時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數字接近40萬,創歷史新高,呼籲市民繼續踴躍登記。
盧寵茂出席器官受贈者感恩大會致辭時表示,沒有器官捐贈就沒有器官移植,家人面臨最悲傷時刻依然將自己的損失,變成另外一份得著,是最偉大的表現,會令另一個家庭變得更完整。盧寵茂又表示,過去兩年有兩個奇蹟的跨境器官捐贈個案,憶述當時醫護人員都覺得沒有可能時,奇蹟就出現,他再次感謝內地衛健委等部門,以及捐贈者的父母捐出小朋友的心臟。
盧寵茂說,最新的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的登記人數接近40萬,但他認為尚有很大進步空間,希望未來的登記名冊數字有「跨越性」的上升。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馮恩裕指出,過去兩年,共有54位遺體器官捐贈者,拯救了138名器官衰竭病人。活體器官捐贈者方面,則有56位,56名腎衰或肝衰竭患者受惠。馮恩裕表示,過去兩年,每年的遺體捐贈者不到30人,香港平均每百萬人口約有3.6位捐贈者,香港仍然是世界上最低的器官捐贈率的地方之一。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香港的低稅率和蓬勃發展的藝術展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參與香港藝術品交易活動,促進香港藝術品交易及拍賣市場發展,使香港成為世界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多元的藝術文化環境,亦為產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供空間與條件。
羅淑佩在「亞洲文化合作論壇部長座談會」致辭時說,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加上香港擁有商業領域的競爭優勢,亦是亞洲最大的藝術品交易中心,隨著西九龍文化區和啟德體育園全面投入營運,香港文化領域發展更豐富多彩。
她又說,香港位於亞洲中心,多元文化匯聚,國際聯繫廣泛,亦擁有得天獨厚優勢,可以發揮國家與全球其他國家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高政致辭時說,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是極富魅力的中西文化會聚國際大都會,國家將一如既往助力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交流藝術中心,打造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
他說,中方高度重視與各國開展政府間的機制對話和合作,願與各方攜手打造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文明對話平台,加強文化政策對接,出台更多便利人員往來的務實舉措,中方亦堅持實施「文化絲路」計劃,致力推動全球旅遊業互聯互通,助力文化企業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