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提醒市民,明日起至10月31日期間切勿進入南丫島深灣限制地區,包括0.5公頃的深灣沙灘及98.2公頃毗連該沙灘的海灣水域,以保護綠海龜產卵。限制期為7個月。
漁護署發言人說,綠海龜是瀕危物種,在本港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亦是唯一在本港產卵的海龜品種。南丫島深灣的沙灘是本港唯一不時有綠海龜上岸產卵的地點,也是南中國海內少有的綠海龜產卵地之一。綠海龜產卵前及產卵期間,會在出生的沙灘附近水域活動,而預備產卵的綠海龜對人為干擾極為敏感,容易因受驚而放棄產卵。指定深灣限制地區有助保護瀕危綠海龜及其繁殖地,長遠對綠海龜的存活及繁衍有正面作用。
漁護署人員會在區內巡邏,以防止未經許可者進入深灣限制地區,並監察綠海龜出沒及產卵的情況。任何人士未經許可進入限制地區,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5萬元。
食安中心檢視食用含蒟蒻成分果凍產品可能帶來的哽噎風險、以及主要經濟體對這類產品的規管做法後,提出修例建議,規定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分,並會要求所有預先包裝並含有蒟蒻成分的果凍產品,包裝須標示預防哽噎風險的警告字句。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表示,原則上支持有關做法,但關注細節如何執行。她說不少家長都關注小朋友的食物安全風險,若禁售一些較細的小杯裝蒟蒻果凍產品,雖然未必能完全杜絕小朋友進食時硬噎的風險,但的確可以減少事故發生。她說,自己作為家長,不會買一些小杯裝蒟蒻果凍產品,只會買一些袋裝產品,以減低進食風險。
她又認為,在禁售小杯裝蒟蒻果凍時,不必再加入年齡限制,否則會令法例更複雜,另外她認為在實行時,必須要解說清楚,否則會對製造商帶來不便。
另外,食安中心已聯同教育局,向各學校發信,建議學校的小賣部及食堂等地方,停止出售或提供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小杯裝蒟蒻果凍。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贊成當局做法,因為在學校,老師要面對眾多學生,很難逐一照顧他們進食蒟蒻果凍的情況,又指如果由政府立例規管,不容許小賣部出售相關產品,將可減少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