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發展局表示,3月總共有17艘國際郵輪訪港,帶來數以千計遊客。去年共有30家郵輪公司派船來港,比前一年增加12家;郵輪旅客總流量35.5萬人次,按年上升63%。
職業訓練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表示,郵輪旅遊從疫後復蘇,利用香港作為母港的郵輪逐漸增加,佔香港停泊郵輪數目一半,帶來不少旅遊業以外的經濟效益。
他提到,內地會是香港郵輪旅遊未來發展的重要市場,建議香港開發新產品,特別是與本港盛事經濟配合,產生協同效應。
香港電台
旅遊發展局表示,3月總共有17艘國際郵輪訪港,帶來數以千計遊客。去年共有30家郵輪公司派船來港,比前一年增加12家;郵輪旅客總流量35.5萬人次,按年上升63%。
職業訓練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表示,郵輪旅遊從疫後復蘇,利用香港作為母港的郵輪逐漸增加,佔香港停泊郵輪數目一半,帶來不少旅遊業以外的經濟效益。
他提到,內地會是香港郵輪旅遊未來發展的重要市場,建議香港開發新產品,特別是與本港盛事經濟配合,產生協同效應。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免關稅,但很多經濟體及很多國家都有關稅,認為商界很「精靈」,哪裡有生意可做,一定會知道。他強調特區政府會做推廣,期望跟更多不同的經濟體簽訂自貿協定,將商業網絡一直擴展出去。
丘應樺在本台電視節目《盤點政策》表示,中小企亦要轉型,因應國際環境多走出去探索。他表示,政府的「一帶一路」辦公室會帶領部分中小企到訪「一帶一路」國家、東盟、中東或中亞尋求商機,中小企業同時也要因應國際形勢轉變經營策略。
丘應樺指出,當局支援中小企的部門包括貿發局、生產力局、科技園和工貿署,做了很多功夫,並提供協助。他指出,單是針對電商,已做了70場宣講,有9000多人參加,政府亦有很多專項基金,例如BUD專項基金。
丘應樺提到,投資推廣署成績非常好,去年合共引入9960間外資企業,較對上一年多一成,至於總部不在香港的企業到香港的數目不停增加,顯示商界對香港的營商環境非常有信心。他強調香港有普通法,資金自由流動,加上大灣區機遇,期望今年相關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