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婦人因不滿現代經濟體系,沒有正職也無消費過了10年「零元生活」,望以此降低資源浪費。
婦人10年前開始「零元生活」
綜合外媒報導,澳洲一名56歲婦人內梅斯(Jo Nemeth)自10年前開始實行「零元生活」。她透露,2015年跨年夜是她最後一次「消費」,當時她買了開派對用的食物後,就再也沒有踏進任何店舖消費。
IG圖@ jolowimpact
婦人盼減少消費降低資源浪費
內梅斯表示,之所以展開這種「極端」的生活方式,目的不是為了存下更多錢,而是她對現代經濟體系感到不滿。所以10年來,她沒有收入和存款,且不靠社會福利。不過她自認為自己擁有一切,且此舉能減少消費降低對資源的浪費。
IG圖@
jolowimpact
吃他人不要的食物 用朋友用剩的牙膏
內梅斯指出,她通常吃其他人不要的食物,即使過了保存期限,只要判斷尚可食用,她就會繼續進食。另外,她的生活極度簡約,就連牙膏也是用朋友用完的。她會跟朋友索要用剩的牙膏,然後擠出殘餘牙膏來用。
IG圖@
jolowimpact
婦人無工作收入 用勞動換取住宿
至於如廁使用的衛生紙,內梅斯選擇使用可清洗的布料替代衛生紙處理小便,大便則使用餐廳剩餘的紙巾。由於沒有工作收入,自然無錢支付房租。對此,她住在朋友雪倫(Sharon)的農舍,透過勞動換取住宿,負責種植農作物、烹飪、洗衣以及修補物品等,等同於另類的「打工換宿」。
婦人希望透過個人行動減少資源浪費
雖然沒有存款也沒有資產,但內梅斯並不擔心個人未來,反而更關心全球糧食危機和永續發展等議題。正因為如此,她才希望透過自身的生活方式減少資源浪費,也讓周遭人看見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
科學家在巴西一座博物館的收藏中,有了重大發現,找到一個被忽視的化石標本,證實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螞蟻化石,距今約1.13億年。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將螞蟻出現的時間往前推進了近1千萬年。
研究員意外發現珍貴化石標本
據美國CNN報道,該化石是由巴西聖保羅大學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雷佩科(AndersonLepeco)在去年9月整理化石標本時意外發現的。化石來自巴西東北部的克拉圖層(CratoFormation),此地因卓越的化石保存狀態而聞名。
示意圖。設計圖片
屬已絕種亞科
雷佩科表示,這隻已滅絕的螞蟻屬於一種名為「地獄螞蟻」(Hellant)的物種,學名為「Vulcanidriscratensis」,隸屬於已絕種的海多螞蟻亞科(Haidomyrmecinae),且它與現代螞蟻並無直接關係。
「地獄螞蟻」是形態獨特的史前螞蟻
據了解,「地獄螞蟻」是一種形態獨特的史前螞蟻,其最顯著的特徵是長有巨大且彎曲的上顎,有些物種的上顎甚至可以與頭部垂直,這種特殊的構造被認為是用於捕捉獵物。牠們生活在白堊紀時期,是螞蟻演化過程中的一個特殊分支,對於研究螞蟻的進化和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示意圖。設計圖片
化石可追溯至約1.13億年前
報道表示,過去已知的地獄螞蟻大多發現於緬甸和法國的琥珀中,距今約9900萬年,而今次發現於石灰岩中的化石,則可追溯至約1.13億年前,顯示螞蟻在白堊紀早期,已分布於全球各地。
表明在白堊紀早期 螞蟻已在全球尋求生存和繁衍機會
這種時間和地域上的差異,為研究螞蟻的演化和擴散提供了全新的線索。此前,科學界對於螞蟻在早期的分布範圍和生存環境的認知相對有限。今次在巴西發現的古老化石,表明在白堊紀早期,螞蟻可能已經適應了不同的地理和生態條件,並在全球範圍內尋求生存和繁衍的機會。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有與現代螞蟻截然不同的獵食方式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隻螞蟻擁有前所未見的特徵,現代螞蟻的下顎是左右移動夾擊獵物,而該化石螞蟻則有像「鐮刀般的上顎」,從頭部兩側向前延伸,類似「叉車」般從下往上刺穿或夾持獵物,展現出與現代螞蟻截然不同的獵食方式。這種獨特的獵食方式可能是「地獄螞蟻」在當時的生態環境中為了適應特定的獵物或生存壓力而進化出來的。它反映了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不同物種會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和面臨的挑戰,發展出多樣化的生存技能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