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吃飯時多做「這1步」!營養師:減肥效果比運動更明顯

生活事

吃飯時多做「這1步」!營養師:減肥效果比運動更明顯
生活事

生活事

吃飯時多做「這1步」!營養師:減肥效果比運動更明顯

2025年04月15日 07:00 最後更新:09:55

減肥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健康且簡單的方法是養成「慢慢吃」的習慣。慢慢進食有助於控制食慾,避免過量進食,同時促進更好的消化和營養吸收。

營養師:養成「慢慢吃」的習慣

據《朝鮮日報》報導,來自美國芝加哥的營養師薩馬爾·庫拉布(Samar Kullab)提到,當進食過快時,可能會不自覺地攝取過多的食物,因為從胃部到大腦發送飽足信號需要約20分鐘。如果進食過快,大腦尚未接收到飽腹感就可能已經吃過量。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薩馬爾建議大家從下一餐開始,將每一口食物細嚼慢嚥,並且在吃飯時放下湯匙,讓自己自然放慢進食速度。

有助於控制食慾  減少餐後零食的誘惑

慢慢進食的習慣不僅有助於控制食慾,還能減少餐後零食的誘惑,從而有效預防過量進食。英國伯明翰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咀嚼食物的時間越長,食慾會變得更低,並且能減少飯後對甜食或零食的渴望。這是因為咀嚼有助於提高體內的熱量消耗,尤其是能刺激身體的能量代謝。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也證實,慢慢咀嚼的過程中,身體消耗的熱量會比快速進食更多,這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進而達到減重的效果。

改善消化功能

除了減少食慾和增加熱量消耗,慢慢吃還能改善消化功能。細嚼慢嚥不僅能將食物磨得更細,還會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澱粉酶」的酶,這有助於分解碳水化合物並促進食物的消化。這種酶還能保持胃酸的平衡,從而預防胃炎或食道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慢慢進食的另一個好處是對營養吸收有幫助。根據《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當人們將食物咀嚼更多次數後,能夠更有效地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例如,將杏仁咀嚼25到40次的人,比只咀嚼10次的人吸收的營養更多。此外,慢慢進食對大腦也有積極影響,因為咀嚼過程能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提供更多氧氣,這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回南天牆壁地板濕笠笠讓人難以忍受,韓媒教9大方法,即便不用抽濕機也能有效去濕除霉。

不用抽濕機也能除濕

每逢回南天或陰雨日,家中的牆壁、地板與窗框往往會濕笠笠,衣物也難以晾乾。若家中未添置抽濕機,潮濕的家居環境恐會令人不適,還易滋生霉味,危及健康。韓媒《AJU NEWS》對此指出,想去濕,其實不一定要用抽濕機,簡易的日常用品同樣可有效除濕。

抽濕機。網上圖片

抽濕機。網上圖片

9個去濕方法

韓媒《AJU NEWS》早前就整合了9種無需使用抽濕機,同樣能達到去濕、除霉及除臭功效的日常用品:

1. 報紙

報紙纖維密度高,吸水力強。只要將報紙鋪放於衣櫃、鞋櫃或抽屜底部,可有效降低局部濕度。

2. 蠟燭

點燃蠟燭可輕微升溫並蒸散空氣中的水分,建議選用香薰蠟燭,除了去濕之外,還可以同時將潮濕天氣帶來的霉味消除。

3. 木炭/備長炭

木炭具多孔結構,兼具調濕與除臭功能,可以用報紙包裹後放入衣櫃、鞋櫃或角落位置,既衛生又便利。若沒有木炭,可以用備長炭代替。

4. 綠茶茶葉

綠茶茶葉上含鞣質成份,具有除濕以及除霉效用,可將乾茶葉或茶包置於密閉空間內,每月更換一次。

綠茶。示意圖

綠茶。示意圖

5. 粗鹽

粗鹽同樣具強力吸濕功效,可將粗鹽放在碗內或以紙張包好,然後放在濕氣重的位置,諸如牆角或窗台。

6. 梳打粉

在梳化或床褥灑上適量梳打粉,靜置約30分鐘後,就能達到清潔和除濕的效果。

7. 咖啡渣

將咖啡渣放進衣櫃、鞋櫃等地方,具有吸濕及除臭的效果。

咖啡渣。示意圖

咖啡渣。示意圖

8. 酒精

以噴霧樽裝7成酒精噴灑牆面或潮濕角落,能加速水分揮發並抑制黴菌生長。

9. 開啟暖氣或冷氣

關閉窗戶後短暫開暖氣,可迅速降低室內相對濕度,當地板微暖即關機並開窗換氣,以防霉菌滋生。若使用冷氣,室內外溫差令冷凝水經排水管排出,同樣有助抽濕。

在多雨潮濕季節,善用以上簡易物品,既可減少牆身「冒汗」,亦能預防霉菌與異味滋生。如濕度長期高企,建議配合抽濕機或定期通風,以確保室內環境乾爽健康。

冷氣。示意圖

冷氣。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