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連續兩次會議減息,委員會一致決定將關鍵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厘,符合市場預期。
央行說,關稅加劇不確定性,影響淨出口,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損害,將阻礙國內經濟增長,但目前難以量化實質不利影響。
央行指,政策立場轉為寬鬆,未來若無任何衝擊,只會考慮維持現狀、減息。
央行又提到,貿易保議主義抬頭、匯率戰威脅、油價上升或對匯率構成壓力,又指政府積極與美國就對外貿易協議進行接觸。
央行認為,印度相對其他經濟體的相對優勢,或限制美國加關稅的影響,又指近期金融市場暴跌可能只是前兆,反映貿易政策變化的連鎖效應。
人民銀行再次提早一日發布中期借貸便利(MLF)續做規模,4月操作量6000億元人民幣,大幅超過本月中1000億元到期量。
人行公布,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明日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MLF操作,期限1年。
有市場人士指出,人行增加中長期流動性投放,配合特別國債今日開啟發行。另外,市場盛傳本月MLF投標利率區間再次下調,亦可能一定程度上提振銀行需求。
人行上月24日公布改革MLF開展操作方式,當月起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並提前一日預告續做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招標方式調整標著MLF與政策利率徹底脫勾,同時不再公布中標利率,MLF今後單純作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市場利率接軌,成本有望下降,效果類似於結構性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