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剛果國家公園生態警報!炭疽疫情奪50河馬命 保育組織:恐傳染人類

大視野

剛果國家公園生態警報!炭疽疫情奪50河馬命  保育組織:恐傳染人類
大視野

大視野

剛果國家公園生態警報!炭疽疫情奪50河馬命 保育組織:恐傳染人類

2025年04月11日 10:20 最後更新:12:06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近日爆發了炭疽疫情,約有50隻河馬疑因此而死亡,引起了保育組織的關注。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50河馬染炭疽桿菌死亡

剛果自然保育研究所表示,這些河馬的屍體在愛德華湖以南的河流中被發現,有些屍體甚至浮在水面上,腹部朝天。官方表示,這次導致河馬大量死亡的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

保育組織:炭疽病對人類和牲畜同樣存在潛在的傳染風險

據悉,炭疽菌能形成孢子,長期存在於土壤中。當當地的某些動物感染炭疽後死亡,它們的屍體可能被埋在土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環境變化,炭疽菌可以重新活化並傳播。保育組織警告說:「儘管炭疽病主要影響野生動物,但對人類和牲畜同樣存在潛在的傳染風險。」

維龍加國家公園成立於1925年,佔地約3120平方英里(約8080.76 平方公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多年來,該公園一直致力於保護非洲珍稀野生動物。該國家公園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河馬棲息地之一,但自1994年以來,由於剛果內戰和非法捕獵等原因,河馬數量急劇減少,從原本的逾2萬隻降至數百隻。近年來,公園積極推行保育措施,成功將河馬數量恢復至約1200隻。

剛果長期的動盪局勢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

媒體報導指出,這場疫情不僅凸顯了野生動物面臨的健康威脅,也反映了剛果長期的動盪局勢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

剛果政府呼籲民眾遠離受影響的河流地區

雖然尚未有人類感染炭疽的病例,剛果政府已加強監察和檢疫措施,呼籲民眾遠離受影響的河流地區,避免接觸可疑的動物屍體或水源。

示意圖

示意圖

澳洲維多利亞州政府近期在布吉必姆國家公園展開大規模樹熊撲殺行動,引發國際動保組織強烈抗議。據《獨立報》報導,當局出動直升機狙擊手,至今已造成約700隻樹熊死亡。

野火摧毀棲息地 當局稱「人道處置」

此次行動始於四月初,當地一場野火燒毀超過2000公頃的樹熊棲息地,導致大量樹熊面臨飢餓、脫水及傷病威脅。維州政府表示,為避免動物持續受苦,決定實施安樂死,但罕見採用「空中射殺」方式引發軒然大波。

動保團體批「草率決策」

多個動保組織指出,從30米高空根本難以準確判斷樹熊健康狀況,恐導致健康個體甚至懷孕母熊遭誤殺。澳洲動物協會(Animals Australia)強調:「空中撲殺應是最後手段,此舉創下惡劣先例。」更有專家質疑,這些無尾熊可能源自附近遭砍伐的藍桉樹種植區,因該國家公園本有定期絕育計劃,不應出現數量暴增。

封鎖現場阻監督 政府堅稱「專業評估」

儘管動保團體要求暫停行動並讓獨立獸醫進場監督,當局以「火災影響區」為由拒絕。維州州長賈辛塔·艾倫(Jacinta Allan)辯稱,行動經獸醫團隊評估,是「減輕痛苦的唯一選擇」。

unsplash示意圖

unsplash示意圖

值得關注的是,澳洲雖慣用射殺控制野馬等物種數量,但對樹熊採取此手段尚屬首例。動保人士警告,此例一開,恐危及澳洲其他瀕危物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