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老化》(NatureAging)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有科學家成功研發出一種簡便血液檢測方法,能在柏金遜症出現症狀之前就將其檢出,有望顯著改變柏金遜症的早期診斷,抓住治療時機。
血液檢測(示意圖)
據《衛報》報導,目前,英國約有15.3萬人患有柏金遜症。該病症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腦中的神經細胞會逐漸消失,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進而引發顫抖、行動遲緩等症狀。
測試準確率高
這項血液檢測方法通過分析轉移RNA片段(tRFs)這種「小段遺傳物質」,聚焦患者體內累積的重複RNA序列,並檢視線粒體RNA的衰退情況,從而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診斷。據《泰晤士報》報導,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達0.86,比目前用於早期症狀患者的最佳臨床測試的0.73高出了約13%。
血液檢測(示意圖)
成本低只需80英鎊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測量這些生物指標之間的比率,這項測試「提供了一種高度精確、非侵入性、快速且經濟實惠的診斷工具,為早期干預及治療柏金遜症提供了希望,而這些干預及治療可能會改變疾病的過程」。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檢測方法不僅比目前臨床最佳測試更出色,而且成本只需80英鎊(約816港元),具有極高的「成本效益」。
不少長者患有柏金遜症(示意圖)
相關方法可作為篩選工具
這項研究由博士生馬德列(NimrodMadrer)領導,在希伯來大學EdmondandLilySafra腦科學中心及生命科學研究所進行,並與以色列ShaareZedek醫療中心、英國薩里大學及倫敦帝國學院合作完成。研究團隊認為,相關方法可作為篩選工具,用於發現柏金遜症的分子變化。
仍需更多研究驗證才能在臨床廣泛使用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索雷克(HermonaSoreq)指出,這項檢測與測試新冠病毒PCR使用的是相同技術,具備快速、非侵入性與高度精確的優勢,「讓人們對柏金遜症的了解有了重大發展」。英國柏金遜症研究主任德克斯特(DavidDexter)則提醒,該測試在尋找疾病血液生物標記方面具有潛力,但仍需更多研究驗證其準確性及區分其他類似疾病的能力,才能成為臨床廣泛使用的診斷工具。
不少長者患有柏金遜症(示意圖)
加勒比郵輪等待2名旅客逾半小時始終未見人影,不再等待直接駛離港口,甲板乘客吹哨鼓掌告別。
2旅客遲到半小時 郵輪直接駛離港口
綜合外媒報導,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Royal Caribbean)旗下的「海洋詩號」(Rhapsody of the Seas)於4月3日在加勒比海行程中停靠聖基茨與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港口期間,2名旅客因遲到超過半小時遭郵輪直接棄於港口,錯失登船機會。
2旅客未能登船 甲板乘客吹哨鼓掌揮手道別
由網傳畫面可見,一輛載著2名旅客的黑色高爾夫球車疾速駛向碼頭。當他們抵達時,郵輪已經緩緩駛離,而甲板上的乘客吹口哨、鼓掌並高喊「再見」,故意向岸上2名遲到者揮手道別。只見2名旅客極為沮喪,只能無奈搭高爾夫球車離開碼頭。
郵輪等逾半小時仍未見人影
據船上旅客透露,郵輪當日等待2人超過半小時,已經超過了原本的出發時間,但因為遲遲未見2人蹤影,所以才決定關閉登船橋並按航程啟航。據悉,這趟航程為7日南加勒比之旅,自3月30日於波多黎各(Puerto Rico)出發,途經美屬維京群島(US Virgin Islands)、荷屬聖馬丁(St Maarten)與聖基茨,接下來的停靠點則為巴貝多布里奇頓(Bridgetown, Barbados)。目前尚不清楚這2名旅客是否能在下個港口順利重新登船。
影片截圖
郵輪博主建議旅客留意船上廣播
美國郵輪旅遊博主凱伊(Michael Kay)就此事提醒旅客,離船時務必留意船上廣播資訊,確認返船時間,並建議最遲於預定離港時間前30分鐘返回船上。另外,他也建議參加岸上觀光活動時,最好透過郵輪公司直接預定,以減低因外部行程導致錯過登船。
影片截圖
博主教如何應對錯失登船機會
倘若不幸錯過船班,凱伊提醒旅客預先備妥護照、駕駛執照及銀行卡照片,並記下郵輪公司緊急聯絡電話、旅遊保險公司及當地使館的聯繫方式,以便尋求協助或安排後續登船。
影片截圖
「碼頭奔跑者」現象普遍
由於郵輪離港行程固定,不容旅客遲到而影響整體航程,因此類似情況在全球各地港口時有所聞。郵輪專家指出,所謂的「碼頭奔跑者」現象早已不罕見,還有許多旅客因為時間掌握不當,在奔赴碼頭途中被其他乘客拍下並上傳至社交平台上,意外成為網絡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