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積金局指強積金「全自由行」創造減費空間 最快明年實施

社會事

積金局指強積金「全自由行」創造減費空間 最快明年實施
社會事

社會事

積金局指強積金「全自由行」創造減費空間 最快明年實施

2025年04月23日 10:26 最後更新:11:25

積金局正就強積金「全自由行」展開公眾諮詢。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表示,「全自由行」可鼓勵僱員積極管理他們的強積金投資,亦可協助促進市場競爭,創造減費空間。

鄭恩賜表示,強積金「全自由行」可鼓勵僱員積極管理他們的強積金投資。資料圖片

鄭恩賜表示,強積金「全自由行」可鼓勵僱員積極管理他們的強積金投資。資料圖片

積金局現正諮詢的「全自由行」建議方案,令無論是在實施取消「對沖」安排之前已入職,或之後新入職或轉工的僱員,可以每年一次將現職僱主的強制供款,全數轉移至自選計劃下新設的「僱主強制供款專項帳戶」或個人帳戶中滾存增值。

鄭恩賜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每年一次的做法是參考現時「半自由行」做法,認為平衡了各方面考慮,可避免大幅增加轉移次數和一些小額結餘的帳戶數目,減少行政成本。

他強調一年一次是指將僱主的最高18000元強制供款,轉移至僱員的個人帳戶,僱員之後可自行安排如何投資。不過,鄭恩賜不建議僱員經常將基金轉來轉去,認為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並非好似買賣股票一樣可以「短炒」。

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積金局FB圖片

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積金局FB圖片

至於強積金「全自由行」何時實施,鄭恩賜表示,會在諮詢期後,將結果及建議提交政府考慮。如果今年內完成修訂法例,「積金易」平台亦能全面上線,估計明年便可實施「全自由行」。但他說由於諮詢方案提出的「核心方案」,涉及的法例修訂和系統修正較為簡單,而「延展方案」則較為複雜,希望社會就是否分階段實施提出意見。

強制性公積金(MPF)將於年底迎來25周年,香港退休計劃協會聯同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發表報告,指出對大多數強積金成員而言,每月3000元的投資並不足以滿足他們未來需求,認為可探索更靈活和具針對性的方案,以照顧成員的多元化需求,並按香港的經濟狀況更好支持退休儲蓄。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報告提出,積金易平台推出,標誌著強積金制度的變革開始,有潛力運用科技推展改革和創新,並探討例如從以計劃為主導的平台,轉型為以基金為主導的平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產與財富管理主管合夥人江秀雲表示,以基金為主導的平台模式較容易實行,因為24個強積金計劃將陸續轉移至積金易平台,可讓強積金成員按投資需要選擇。

香港

香港

報告亦有探討包括建設獨立於現有計劃的統一投資組合,以及開發「關聯但分離」的模式,來集中管理預設投資策略(DIS)。羅兵咸永道表示,提出的方案具前瞻性,包括隨著推行積金易平台,是否可減省目前具類似特色的DIS,認為本港致力發展財富管理中心,強積金制度就在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479萬名強積金成員持有逾1100萬個帳戶,24個強積金計劃由380個基金組成,管理資產總額(AUM)達1.34萬億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