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在沙田馬場舉行,作為全球馬壇的春季矚目盛事,賽事吸引超過4萬6千人入場,當中旅客人數逾9300人,是歷來冠軍賽馬日新高。
今個馬季截至今天賽事共吸引逾十三萬六千名旅客前來香港觀賞賽馬賽事,已經遠超上個馬季全季總數的九萬三千人。
在馬會積極推動賽馬旅遊下,今個馬季截至4月26日賽事共吸引逾13萬6千名旅客前來香港觀賞賽馬賽事,已經遠超上個馬季全季總數的9萬3千人。
點擊看圖輯
今個馬季截至今天賽事共吸引逾十三萬六千名旅客前來香港觀賞賽馬賽事,已經遠超上個馬季全季總數的九萬三千人。
購買「尊尚禮遇套票」的旅客,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購買「尊尚禮遇套票」的澳洲旅客,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一眾來自澳洲的旅客購買「尊尚禮遇套票」,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澳洲企業CGH Group行政總裁Rob Blenkinship認為沙田馬場的觀賽氣氛比澳洲更熾熱。
澳洲OnTrack Racing Tours總經理Grant Morgan指出,香港賽馬聞名澳洲,場地和相關設施具吸引力,未來會繼續組團來港觀賽。
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吸引超過四萬六千人入場,當中旅客人數逾九千三百人,是此賽日的歷來新高。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賽後表示:「雖然面臨全球經濟和政治不穩定性的挑戰,馬主及部份頂級客戶可能會受到些許影響,但是我們在提供世界級的賽馬賽事和體育娛樂方面的策略取得成功,但我們不會自滿,也不會原地踏步,會繼續提升香港賽馬的水平。」
購買「尊尚禮遇套票」的旅客,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入場的9000多名旅客中,內地旅客超過8200人,相比24年冠軍賽馬日的5200人,增幅近六成。
在海外遊客方面,賽事吸引超過1000人,當中近100人購買了馬會首度推出的體驗套票入場,其中一套是為旅行團旅客而設的「尊尚禮遇套票」,這些旅客率先在完成提升工程後5月重開的高端馬場餐飲場所「駿軒」享用精美自助餐,並品嚐特級威士忌。他們並可使用「駿軒」特設的專用出入口通往露台專區,近距離俯覽每場賽事馬匹衝線的精彩一刻。
購買「尊尚禮遇套票」的澳洲旅客,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尊尚禮遇套票」的旅客中,有16名屬會展獎勵旅遊(MICE)旅客,他們來自澳洲中大型企業行政總裁組成的私人團體,今次來港主要進行商務洽談及尋找國際商業機遇,當中不少人首度前來香港馬場觀賽,體驗香港的世界級賽馬。
一眾來自澳洲的旅客購買「尊尚禮遇套票」,在完成提升工程後的「駿軒」的露台專區欣賞精彩賽事。
澳洲企業CGH Group行政總裁Rob Blenkinship是其中一名MICE旅客,他指今次留港四日主要與合作夥伴會面,並發掘其企業在港發展的機遇。由於團體中不少成員均是馬主,均特意安排到訪沙田馬場,體驗香港賽馬氣氛:「沙田馬場擁有全球最美的賽道,看台上人山人海,馬場內氣氛比澳洲更熾熱,我十分期待再次到訪香港及馬場。」
澳洲企業CGH Group行政總裁Rob Blenkinship認為沙田馬場的觀賽氣氛比澳洲更熾熱。
另外12名OnTrack Racing Tours的澳洲旅客同樣購買了「尊尚禮遇套票」,他們都是澳洲的馬主或育馬者,今次將在港逗留七天,人均消費近七萬港元。該旅行社董事總經理Grant Morgan表示,香港賽馬聞名澳洲,場地和相關設施具吸引力。今次為該旅行社首次前來參與冠軍賽馬日,未來會繼續組團來港觀賽。
澳洲OnTrack Racing Tours總經理Grant Morgan指出,香港賽馬聞名澳洲,場地和相關設施具吸引力,未來會繼續組團來港觀賽。
另外一套「探索體驗套票」則專為初接觸賽馬的海外個人遊旅客而設,他們由專屬旅遊大使會帶領遊客參觀馬場內的重要設施如亮相圈及賽道旁,全程作出深入的講解,並介紹香港賽馬的重要發展及香港的賽馬的文化。
購買「尊尚禮遇套票」的旅客品嚐特級威士忌。
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的三項一級賽中,中國香港隊包辦其中兩場的冠軍,分別由「嘉應高昇」勝出主席短途獎,以及「紅運帝王」攻下富衛保險冠軍一哩賽,富衛保險女皇盃則由日本代表「鍵琴高奏」勝出。
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吸引超過四萬六千人入場,當中旅客人數逾九千三百人,是此賽日的歷來新高。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宣佈撥款6.78億港元支持「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新階段,啟動禮在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新階段將服務年齡下限由60歲降至45歲,預計未來三年支援13,000名中高齡人士。
馬會董事陳智思於啟動禮致辭時強調基層醫療重要性。
主禮嘉賓包括馬會董事陳智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香港大學副校長(國際創新中心)(暫任)任詠華教授、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以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暨「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李國棟醫生。
主禮嘉賓與計劃受惠者於啟動禮合影 。
研究顯示本港16至75歲人口中,每7人便有1人受情緒病困擾。計劃自2016年推行至今,已建立覆蓋全港18區、逾七成長者服務單位的支援網絡,培訓「樂齡之友」義工協助抑鬱症患者。新階段將服務年齡下限由60歲降至45歲,預計未來三年支援13,000名中高齡人士。
計劃新階段受惠者分享參與體驗。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自 2016 推行以來,透過跨界別社區支援網絡,協助改善晚年抑鬱的社會問題,提升專業人員和照顧者的應對能力,並提高公眾對長者精神健康的關注。計劃與全港 18 區的長者地區中心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合作,成功建立覆蓋逾七成相關服務單位的綜合服務模式,並培訓專業社工和接近退休年齡的義工成為「樂齡之友」,為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或抑鬱徵狀患者提供預防和適切的介入服務。
馬會董事陳智思(右二)、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中)、香港大學副校長任詠華教授(左二)、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左一)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醫生(右一)主持啟動禮。
鑑於計劃成效顯著,以及因應社會日益變化的精神健康需要,「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於2024 年推出爲期三年的嶄新階段,嘗試在基層醫療層面提供更全面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在此新階段,計劃除繼續於全港 18 區的長者地區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長者提供現有服務外,其他重點包括:
1. 推動基層醫療協作: 與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南區地區康健中心和西貢地區康健站協作,成立「賽馬會樂齡同行匯」,並聯同指定普通科或家庭醫生,提供「基層醫療醫生共同治理服務」;
2. 服務年齡擴展:服務對象由長者延伸至45 歲或以上人士 ;
3. 轉介機制: 與醫院管理局聯網合作,轉介穩定及輪候中的精神科專科門診個案至社區服務單位或指定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以提供支援服務。
馬會董事陳智思表示,基層醫療是馬會慈善策略中「健康社區」的核心範疇,馬會亦積極配合政府基層醫療發展的方向,促進不同年齡群組的身、心健康。計劃在本階段與三個地區之地區康健中心 / 康健站協作,積極構建醫社合一的地區精神支援網絡。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亦表示,對計劃新階段發展表示歡迎。計劃在新階段預期為超過 13,000 名有抑鬱風險或徵狀的中高齡人士提供支援,當中 90 名參與者將獲轉介接受指定基層醫療醫生的治療。同時,計劃將培訓超過 70 名社工,及舉辦一系列的專業培訓工作坊,以提升相關的專業人員在精神健康支援方面的知識與實務技能。
為強化社區支援網絡,計劃將凝聚超過 480 名「樂齡之友」,並舉辦逾 1,500 場公眾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公眾對中高齡人士精神健康的認識,協助締造健康社區。一如其他由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新階段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將賽馬及有節制體育博彩收入,轉化成稅款、慈善捐款及就業機會,貢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