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名男司機停車準備在路邊抽煙時突遭鳳頭鷹攻擊,導致頭部留下超長血痕。
影片截圖
男子下車抽煙 頭部突遭猛擊劇痛不已
綜合內媒報導,江蘇蘇州一名沈姓男子於5月6日駕車期間突然犯煙癮,遂將車輛停在路邊一棵大樹下準備下車抽煙。然而,當沈男將香煙放到嘴邊時,頭上不知被什麼生物攻擊,突然傳來一陣劇痛,伸手觸摸後發現竟然有血,讓他相當錯愕。
影片截圖
肇事者為「鳳頭鷹」 男子疑被認成入侵者
沈男表示,由於速度太快,自己根本沒有反應被何種生物襲擊,起初還誤以為是被東西砸中,直至查看車內行車紀錄器後才發現,肇事者竟是一隻鳳頭鷹。原來,男子抽煙的地方可能為鳳頭鷹的棲息地,猜測可能將男子誤視作威脅而主動發起攻擊。鳳頭鷹屬隼形目鷹科,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最終,男子煙也沒有抽到,就直奔醫院進行消毒了。
影片截圖
網民反應
影片曝光後,網民紛紛留言調侃,「鳳頭鷹表示此處禁煙」、「牠可能不想吸二手煙」、「速度好快,根本來不及反應」、「還好沒有整個抓下去」、「牠不喜歡煙味」、「好倒楣!」、「好慘!」、「好長一條血痕」。
影片截圖
動物間的生態互動屢有驚奇發現。最新刊登於《動物行為》期刊的研究指出,一種身形嬌小的候鳥「長嘴杓鷸」,竟然懂得「偷聽」草原犬鼠發出的警戒叫聲,以此辨識掠食者逼近,及早作出防禦反應。
科學家捕捉鳥類偽裝瞬間
研究由安德魯·德雷林率領團隊進行。他們觀察到,當草原犬鼠因天敵接近而高聲示警時,原本正在覓食或孵蛋的長嘴杓鷸會立即做出掩蔽動作,把頭部與身體緊貼地面,利用羽毛天然保護色隱藏自己。德雷林解釋「這種本能反應極具效果,使牠們難以被獵食者察覺。」
實驗模擬獾襲擊 測試鳥類反應
為驗證假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模擬情境:將一隻獾的標本固定在遙控車上,在長嘴杓鷸活動範圍內緩慢移動,同時配合播放犬鼠遇險時所發出的聲音錄音。實驗結果顯示,若未播放叫聲,長嘴杓鷸直到獾靠近至約52英呎(即16米)才開始逃避;但在播送錄音情況下,即使獾遠在160英呎(即49米),該鳥已迅速躲入草叢。
專家:未必少見 只是缺乏研究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鳥類專家Emily Williams亦參與評估報告。她指過去已有不少關於鳥類聆聽同類訊號的研究,但像今次般跨物種竊聽哺乳動物通訊的例子則相當罕見。「我們不應誤以為這代表實際自然界中此類行為不多,反而更可能是相關調查仍不足所致。」
犬鼠。AP圖片